随着新的毕业季来临,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也基本上工作稳定了下来。虽然一线城市的仍然是大部分毕业生的首选地,但随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许多二三线的新兴城市也开始脱颖而出。而有了稳定经济来源的毕业生们,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如果你依然对"90后"、"95后"抱有"能花钱"的印象,那么这一届步入社会的"小鲜肉",可能会与你的想象大相径庭。

脉脉和京东数据院近期发布的《201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报告》中,曾经对在校生、毕业一年及两年的职场新人的在线消费水平做出一个对比,结果显示,在人均消费金额上,一二线城市甚至被三四线城市反超。总体看来,选择一线城市打拼的毕业生,消费谨慎,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生活的毕业生,消费更显宽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最受毕业生欢迎前十城市的在线消费数据,深圳毕业生在毕业后人均在线消费额提升最明显。东莞、成都和重庆等城市的毕业生,毕业两年后人均消费额稳步提升。相比之下,北京、上海、杭州的毕业生却越来越节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到消费领域,报告显示,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两年里,在健康、打扮、饮食方面的消费都有所下降。相反在旅游出行,购买成熟昂贵的珠宝首饰以及理财投资方面的花销却逐年上升。许多职场人,毕业后便开始过着断舍离的"一箱人生",减少行李,轻装前行,服饰鞋履类商品的消费,毕业后第一年仅为在校期间的77%,而理财金融类的支出,毕业后第一年是在校期间的1.23倍,毕业后2年更是在校期间的1.59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代年轻人不是不花钱,而是学会把钱花在刀刃上了,金融理财支出连年上升,说明他们对于未来的工作生活以及个人成长都有着长远的打算和规划。"脉脉数据研究院把这类职场新人称之为"早熟青年",在高竞争压力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们,很多都已经早早布局,抢占先机,开始为明天投资。

职场也是"学习场"。对比了农林、医学、法律与金融四个专业的毕业生的图书消费,报告发现,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类书籍已经成为"当代通识",在四个专业毕业生的选择热度中,均排行前三,农林专业毕业生们,对于电子商务的热度尤其高。以治病救人为使命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们,对人际与社交类书籍青睐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花钱也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有长远眼光的职场新人,会把消费当做对职业成长的投资。"被问及职场新人该如何规划职业发展,胡琛建议,"内炼职脉,打造更好的自己,外修人脉,连接更好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