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生命之源。解放前,整个西盟佤山没有水库、小坝塘、小水窖、小水池、小水电及“三面光”渠道,各族群众长期沿袭着吃饭靠刀耕火种,喝水靠人挑牛驮或竹槽饮水的生活,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对供水事业投入有限,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极低,境内形成“人往高处住,水往低处流,低水不能高用”的窘状,广大群众只能“望水兴叹”,肩挑背扛寻水吃、披星戴月找水喝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提起过去农村吃水难的艰辛岁月,班箐十一组村民叶各亮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班箐村村民叶各亮:“以前我们吃的水不干净,有时候牛还会来踩,现在家家都通水,而且干净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饮水基本是用皮管引水,但每逢雨季,因水质混浊需要时间沉淀,人们饮水也还存在较大问题,村民们只能拿出家里所有的盆子、水桶,在屋檐下人工集雨水,净化后供人畜饮用。

班箐村委会主任岩将:“以前我们是用叶子接水,一年当中才有三个月来水正常,现在,政府重视饮水,投入很多,来水正常而且达到矿泉水标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彻底解决全县农村饮水安全,西盟县以“让农民吃上放心水”为目标,按照“饮水安全不漏1村不落1户”的思路,自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资金6071万元,改造饮水工程74件,工程总供水规模8597.96m/d。共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36件,管道埋设2789公里,建蓄水池369个,安装净水器290台,涉及5镇2乡36个行政村368个村民小组,累计解决23375户75490人饮水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今,村里龙头一拧就出水,家家户户有自来水,368个村民小组23375户农户家家户户实现自来水入户,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饮用水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绝大多数村组还实现了两条管道、两个供水水源的目标;农村饮水均采取水源点检测合格、农户水龙头末梢水再检测合格的方式,依托科学检测与人为“眼观、鼻嗅、手触”的方式,实现饮水水体清洁干净,无色无异味无杂质、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目前,全县所有村民小组均设置了1至3名水管员,按照《组规民约》负责村民小组饮水工程的日常管理,确保了工程建成后良性运行和效益长久发挥。

中课镇水务管理站水利员、水务负责人王西光:“中课镇以前取水都是用竹筒取水,从2006年到2010年国家全面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全镇饮水安全已基本入户,2011到2014年饮水项目增加了过滤和消毒措施,2016年到现在国家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安装一体化净水器涉及到全镇的3900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盟群众饮水从过去竹槽引水、雨天集水、人畜驮水、皮管引水,再到如今的安全饮水,实现了“饮水难”到“饮水甜”的变化,广大群众充分共享了西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饮水方式的变迁是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缩影之一,同时,也折射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的沧桑巨变。

(李明丽、岩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