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胶东在线联合各部门推出“万”般热爱·赞美家国“小家@大家”—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网络主题宣传,系列互动宣传活动——《讲述“家”的故事》主题采访、《最幸福的笑脸》征集展示、《最美“家”音》微朗读大赛、《我爱你中国》大型音乐汇演,即日起至10月陆续开展,诚邀您关注参与。其中《讲述“家”的故事》主题采访将挖掘发生在烟台的普通家庭、工作集体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故事,以小见大反映新中国日益进步、文明富强,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以来,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群像式的采访来展现伟大时代的变迁。今天推出《三十余年投身园林建设一家三口见证公园变迁》。

引言:在何君的记忆里,他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南山公园度过的。由于父亲在这里工作,五岁的他经常在公园里玩耍,无忧无虑、天真烂漫,那段美好的岁月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何君告诉记者:他曾经非常向往园林工作,希望长大后能留在这里。时过境迁,何君的梦想成真了,他也明白了当初父辈的不易......

清晨是何君最忙碌的时候

胶东在线9月9日讯(记者 李俊锋 通讯员 贾琳琳)像往常一样,何君的清晨总是在忙碌中度过。每天一大早,南山公园动物园内各场馆的饲养员们便排着队前来领取动物们的伙食,何君根据动物营养师给出的食物配料表,每天将食物处理好后派发出去。“动物们的习性是不同的,所以每天它们进食的时间、食物的种类也不一样,吃肉的吃肉,吃素的吃素......”嘴里咕念着,何君熟练地操作着配料步骤,清晨的阳光洒进库房,忙碌的一天正式开始。

南山公园有着何君太多的回忆

梦想来到公园工作 源于儿时的那段记忆

2010年,何君在武警部门服役结束后光荣退伍。在干过几份工作后,他最终于2012年来到南山公园就职,完成了他儿时的梦想。“我真的很喜欢这里,我知道这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但我希望留在这里,为这里做些什么。”就这样,七年过去了,何君也踏入了“而立之年”,每当谈到童年的那段记忆,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就在南山公园工作,所以我经常跟着父亲来到公园玩。应该说这里有我的童年,是属于我的一份儿时记忆。”何君告诉记者,曾经的南山公园没有现在这般规模,许多山头上还种着果树,大部分地带还未被开发。“现在咱们看到的动物园,以及其他的配套设施、广场等等,都是后期慢慢建设出来的。如果看到前后对比,你肯定会非常惊讶。”何君说。

看着老照片,何君的母亲总能想起很多往事

出身烟台“园林世家” 一家三口投身园林事业

时间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公园里,也表现在何君父母的身上。“我的父亲和母亲从事园林工作30多年,如今他们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可以说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从小就对园林工作产生了兴趣。”何君笑着对记者说:他们一家人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见证了烟台各个公园的发展。

何君说:“那个时候,父亲母亲经常回家很晚,工作很忙,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比较少。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园里度过,父亲在南山公园,母亲在毓璜顶公园......”如今,何君明白了当初父母的不易,因为他们的忙碌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多的是为了烟台公园的发展。

曾经,在烟台山公园的扩建工程中,何君的父亲就参与其中。那个时候很多工程还靠人工完成,山路陡峭,大型机械根本进不去。尽管如此,老一代烟台园林人还是用双手,为后人挖掘出了一条通往“山顶”的路。

“我父母这一代人是很不容易的。这三十多年来,烟台各个公园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他们曾经肩扛手挑,‘一担泥一担土’的工作。植树、开荒、挖掘、扩建,没有他们打下的良好基础,我们今天也看不到这么漂亮的公园。”时至今日,何君明白了当初父母的不易,同时他也替父母扛起了这份“责任”。“换班了,接下来就是我了。这份责任还是得传承下去,老一辈人的精神不能丢啊!”何君认真地说。

何君一家三口

公园建设越来越好 追根源离不开国家支持

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同理,公园也一样。何君一家三口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见证了烟台公园建设的变迁,而何君本人对此也深有感悟。“在咱们烟台的公园建设方面,我觉得最能体现出进步和变化的,就是对于园林人待遇的提高。”何君告诉记者,在很久以前,园林工作并不被人们看好,“苦和累”是人们对园林工作最直观的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园林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那份不解和嫌弃逐渐变成理解与尊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于烟台的公园建设。公园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的笑脸印在了“他们”的心里。“他们”是谁?是每一个为了烟台公园建设,为之付出心血与汗水的人。

“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有干劲和信心。我希望南山公园能够越来好,余生发挥我的光和热,坚守于此。”何君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