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这三个都是恒星不同发展阶段的天体,从白矮星到中子星再到黑洞,不同质量的恒星的终极归宿,当然三者的过程和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简单来介绍下然后再来看看假如这三种物质掉在了地球上,会发生什么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体的三个归宿

白矮星是类日恒星在红巨星末期由于再没有聚变热压力对抗引力的坍缩,恒星内核物质的原子核外电子被巨大的质量压缩到了原子核附近,以泡利不相容的电子简并态极限支撑下的一种极端状态物质,此时电子已经非常接近原子核,也是三种天体中唯一还保持物质属性的天体,因为仍然存在完整的原子结构,只不过原子内部的空间被极度压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子星则是比类日恒星质量大得多恒星在末期坍缩而成的(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一般诞生中子星的恒星在末期会经历一次超新星爆发,但超新星并不是诞生中子星的必然过程,当天体坍缩引力超过电子简并态支撑极限时,电子将被压入原子核,与质子中和成中子,内核以中子简并态抵抗恒星进一步坍缩的极端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洞则是比诞生中子星质量高得多的(超过奥本海默极限)恒星,末期在坍缩时,内核的中子简并态也抵抗不住引力坍缩能,直接将自身坍缩成了一个不具直径的质点,因此黑洞并不能以多大体积或多大直径来衡量,只能以多大质量来形容,当然还有另一个常见的指标是黑洞的史瓦希半径。这是黑洞光速不可逃逸区的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球上的不同命运

三种物质不同的特征将导致地球截然不同的命运,各位不妨先猜猜,地球会面临什么结果?

一立方厘米白矮星物质

白矮星物质是电子简并力对抗引力坍缩处在平衡状态的物质,如果一立方厘米的白矮星物质移到地球上,那么它的平衡状态将被瞬间破坏,也就是说它可能恢复原来物质的形态,一立方厘米的白矮星物质大约是一吨,如果是氦或氧白矮星物质,那么威力会大一些,因为膨胀为气体,如果是碳白矮星那么威力可能就会小很多,毕竟一吨炭也没多少东西,即使瞬间膨胀也不碍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估计最多也就一次小型爆炸而已,地球上多了点氧或者碳而已,只要不丢在人群密集区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伤亡出现。

一立方厘米中子星物质

在中子星上时,中子星物质是稳态的,脱离了中子星后就成了自由中子星物质,这个时候就不是稳态了哦,很多朋友认为中子星会膨胀,其实不会,因为成了中子星后它得符合基本粒子的行为规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子的夸克结构组成:一个上夸克、两个下夸克

中子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构成,在重子数守恒的条件下,其中一个夸克通过弱相互作用改变其味成衰变成比较轻的上夸克,并释放出一个W玻色子,此时中子衰变为质子,并且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电子与反中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根据中微子、质子和电子的质量计算出衰变反应的能量为0.782343MeV,一个中子的质量为939.57MeV,比例大约为0.832661‰,似乎也不小了,毕竟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质量可不小了,最少也有上亿吨,即使0.8%的的质量亏损仍然会把地球炸的七荤八素,当然这个过程很多朋友都已经描绘过了,咱就不拾人牙慧了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要说的是,此次中子星物质将在地球上衰变出数百万吨甚至千万吨黄金来,多少比例咱不敢肯定,但都是比重极大的贵金属,因为自由中子约在15分钟不到的时间即衰变成质子,这些不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组合在一起,捕获电子就构成了各种元素的原子,而中子星物质衰变后重组的元素会以重元素居多,也就是说黄金、铂金可能撒得到处是哦!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这个同时会因上述质量亏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会将这些黄金给炸散了,顺带可能将地球崩下一块,会多大,谁都不知道,但地球日子肯定不好过。

一立方厘米的黑洞?

咱就不计算这个黑洞的质量了,地球坍缩成黑洞直径大约之后8毫米左右,按这个史瓦希半径算,大概也就3立方厘米不到,这个一立方厘米的黑洞质量你可以想象一下,尽管放飞自我,只是它明显超不过地球的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天体潜在能耐并不以质量取胜,而是密度,因为在两者接近时,密度更高的天体的洛希瓣将一直在天体的实体范围之外,而松散天体的物质则会跑到外面,通过与致密天体之间的拉格朗日点成为致密天体吸积盘的一部分。而在此之前,松散天体比如地球将会经历地震、火山、大气剥离、海洋剥离、地壳隆起崩溃,固体物质落入吸积盘......这个完整的过程。当然在地球上黑洞经历将不会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际迷航11》中已经帮我制作了高质量的行星被黑洞吞噬的GIF动图,这就是罗慕伦人在瓦肯星的行星内部注入了“黑洞物质”,从行星中心将整个行星吞噬,就是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