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渭南市葡萄产业园葡萄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平县农业园区甜瓜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阳县茶叶园区春茶采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市阎良区向前现代农业园区诱人的红心火龙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曲江农业区的玫瑰园与薰衣草庄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白县高山有机蔬菜园区种植基地。

2011年3月,陕西启动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省农业从此迈上高标准、高起点发展的新征程。短短10年不到,一个把传统元素与生态理念、文化开发完美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正日益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园区为我省绘就新时代“三农”蓝图打造出新的动力引擎,其示范作用不断增强,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有力推动了我省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应时而生 破解传统农耕之弊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农业拉开了改革的帷幕。2011年,被称为我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年。当年,时任省农业厅厅长王宏带队对全省33个县(区)开展了现代农业专题调研,形成了《现代农业在陕西》的调研报告,提出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发展陕西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这份调研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自此,三秦大地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片热土。农技推广的“平利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宜川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商洛模式”应运而生,全面吹响了陕西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号角。

2012年7月5日,对于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国强现代农业园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全省新认定的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中,国强现代农业园区名列其中。

“通过设立园区,彻底改变了传统农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大家抱团发展,合力致富。”在农业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国强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邢国强深知发展农业园区的重要性。在国强现代农业园区里,大部分大棚都是由附近农民承包经营,园区负责技术指导和经营销售,双方各自发挥长处,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随着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截至2017年底,我省各类园区总规划面积449.4万亩,占全省常用耕地面积的10%。规划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园区229个,占园区总数的63.6%;规划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园区103个,占园区总数的28.6%。全省基本形成省市县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格局。

带动效应 承载能人“情怀”之舟

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是我省近几年统筹“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

2015年7月30日,我省颁布《陕西省现代农业园区条例》,对全省农业园区规范经营、有序发展进行了系统规范和布局,以期辐射带动全省农业跨越式发展。

近几年,众多公司和创业能人纷纷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返乡积极投身“三农”事业。农业园区,成了他们实现梦想、回馈故土的最佳载体。

9月10日,谈到返乡建设农业园区的初衷,宁陕县城关镇麻庄村的李家成表示,一开始他并不是很情愿,因为在外有自己的公司,每年收入有七八十万元。但当夜深人静闭上眼,家乡落后的情景常常浮现在脑海,最终他回到家乡建起农业园区,带领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去年,该村的核桃产业园被评为市级产业园区。

位于铜川市印台区的周陵现代农业园区,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涉农企业入驻。“春雷鸡蛋”所属的大匠集团就位列其中。如今,大匠集团扶持养殖大户30余户,饲养蛋鸡30万只,年产“春蕾鸡蛋”2.3万吨、卤蛋和五香蛋等蛋制品2000吨。

目前,陕西的农业园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打造品牌、狠抓食品质量安全和创新营销方式,我省园区的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形形色色的现代园区,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土地、技术、装备、设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组合叠加,引领着当地农民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之梦。

多维发展 打造“三农”发展之梦

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我省农业园区在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的同时,还积极赋予传统农业更为丰富的内涵与附加值。将传统的农业产品透过“创意”工具,转化为更具审美价值、健康理念、文化内涵的全新农产品;通过建设休闲采摘体验项目,推动园区向高效种植、科教示范、休闲采摘融合发展转型。

8月16日,在一场盛大的田园音乐会的助力下,西安市阎良区2019田园采摘旅游季在大荆山现代农业园区“桑桑农庄”开启。除了尽情感受采摘乐趣,游客还可以徜徉葡萄长廊,观赏精彩的文娱表演。一场场极具田园风情的体验,让游客直呼过瘾。

8月29日,省供销合作总社联合省有机农业协会等8家单位,同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全省首家有机农业公园——麦草人农业有机公园,作为融“生态农场+有机农产品生产管理销售+生活休闲”为一体的创新型农业园区,一条从产、供、销到体验的完整有机农业产业链逐渐完备。在灞桥区狄寨街道办主任芮小刚印象中,随着白鹿原上众多园区的相继建成,昔日贫瘠的荒山坡地变为环境优美的葡萄、樱桃等特色观光采摘园,当地村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我省园区已经扩展到农业生产、示范展示、加工贸易等农业各个领域,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宽,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建成园区中,种植业占地面积占园区建成面积的85.7%,养殖类占地面积占园区建成面积的5.2%,其他占比9.1%。

一些园区还创新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电商,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在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销售优质农产品。据统计,我省省级园区开展电商交易的经营主体135家,占省级园区总量的37.5%,年均网络交易额超12.6亿元,覆盖蔬菜、水果、杂粮、茶叶、畜禽、小食品6大类100多个品种,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本报记者 陈新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