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烂泥路,现在修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从前一到夜晚一片黑,现如今路灯明亮,一栋栋成排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绿色中。”“以前种植单一、靠天吃饭,现在种植特色产业提高了收入。”“以前收入仅仅来自种地,现在有‘工作’了,也有产业收入了。”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拐河镇杨家庄村脱贫户张夫亭讲述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他们生产生活的变化。

杨家庄村位于拐河镇西北端,是全镇最小的行政村,村小、人口少、无致富门路。村脱贫责任组会同村民代表制订了精准脱贫的举措。近两年来,杨家庄村修通了至6个自然村13公里的水泥路、并且连接到拐河镇的主路上。“现在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为全村经济发展、迈向小康打下坚实基础。”驻村第一书记靳建军说。

2018年,借建设美丽乡村的东风,宽展的水泥路两边100户民居,院墙门面统一粉刷,新建了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公共文化娱乐广场,主干渠进行全面改造硬化、绿化,一个净化、美化的新农村呈现眼前。

随着水电路讯的通畅,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实施产业扶持,5名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入扶贫车间工作,3户8人种植艾草每亩每年收入1500元,2人实现公益性岗位就业,每月工资收入600元。对全村27户贫困户的住房进行了重建和修缮,使他们能住上安心的房子并对院墙、水电、厨房、厕所进行了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村脱贫责任组还鼓励村民发展高油酸花生种植,调动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通讯员:靳建军 王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