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律、税收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支持因素。在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在各个行省设立专门的财务官,负责催收税费,税率约为20%。税收纳入国库之后,为以后军事行动提供金钱保障。

中国古代也是如此,从先秦到明清,税收制度、货币发行也在不断地演变。在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书中,作者系统梳理了古代中国的财政体系,将侧重点放在制度的延续性和设计目的上,并从财政角度解析历史事件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朝代之间的政策更迭并不是完全独立、彼此割裂的,而是不断地传承,渐进式地修正,这个过程的缓急依赖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环境,也与统治者本身的能力有关。

1.古代财政制度的三个时期

纵观整个历史,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经历了秦汉时期的最初探索阶段,到了唐宋年间,在土地制度、货币发行等方面有了新的尝试,明清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以农业为主导的财政税收体系。

从周朝到战国,再到秦汉时期,财政制度变迁和政治制度改革相互交织。诸侯分封制向大一统帝国过渡,井田制、各国变法、秦的军事财政,到文帝以黄老之术管理经济、景帝削藩收回财政自主权,中间经历过反复,并不是一条直线前行的。比如项羽、韩信就希望恢复旧秩序,建立自己的封国,回到古典社会的模式。但时代已经变化了,他们的想法已经被时代抛弃,新秩序的维护者刘邦占据上风,历史走向了集权式帝国的方向。

隋唐宋的财政制度,各有千秋,但都经历了从一无所有到鼎盛时期,再到衰落的过程。有点像三国开头说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社会经济也一样,一清二白地开始,到了中期积攒了家业,后面被挥霍一空。隋代有极为高效的征税机器,通过人口和土地清查,以及严苛的征税人员,民间资产迅速向中央聚拢,在隋文帝统一全国9年之后,就出现了国库盈满的繁荣景象。

到了唐代,经历长时间战乱之后,行政效率低下,在税基统计上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间接形成了对民间财富的保护。府兵制、公廨田(钱)等制度,形成了帝国的制度软肋,前者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不得不依赖藩镇势力,后者不仅没有达到官僚体系自给自足的效果,还促成了更严重的腐败和官商勾结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在海外贸易、纸币发行上颇有建树,也吸取了唐代的经验教训,但“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两次变法都以失败告终。

元明清是中国古代财政制度逐渐形成体系的阶段。

元代开始采用银作为主要货币,奠定了明清两代银本位的基础。明代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落后和最保守的财政制度,但它又能奇迹般地维持了几百年,机械、低效的制度把人们绑定在土地上,社会失去了活力。科举制度的实行,富不过三代成了常态,人们可以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跨入富人阶层,社会结块化现象被打破,民众更加分散化和易于管理,中央集权程度达到顶峰。

清代的财政体系一方面延续了明朝的大部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三大改革(新增人口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并成为养廉银的一部分),使整个税收体系更加简洁和高效。到了乾隆时期,即使经历几次战争,也能财政略有盈余,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从嘉庆年间开始,白莲教起义、外国入侵等事件将国库消耗殆尽,左宗棠剿捻的经费还需要通过洋行向外国筹款。

2.财政制度设计中的两端

财政制度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历代君王和手下的财政官员们,也在这两端下足了功夫。

增加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和官营制度,其中,税收包括土地税、劳役、人头税、商业税、关税等,帝国早期一般以农业税为主,且税率较低,有时还会有减税、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目的在于休养生息,涵养税源。到了帝国中后期,随着官僚体系的膨胀、对外战争频繁、皇室支出增加等,常常出现财政赤字,帝国中央政府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扩大税源。从汉代开始实行的盐铁官营制度,由政府垄断盐、铁,到后期还有茶叶、丝织品等的生产,人民要以更高的价格购买,实现财富的间接转移,其实质是一种“垄断税”。税收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税率方面,土地税率一般都不会太高,但各项杂费增多,例如明代时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民众的实际税负很高。此外,通过重新清丈土地、核查人口、简化征收流程,也能达到一定的增收效果。

二是发行货币。宋以前一般是发行高面额、低重量的金属货币,强行规定兑换比率,从民间敛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王莽实行的币制改革,币种多达24品,设计了一套非常繁复的兑换体系。宋、元、明三代,纸币开始出现,提供了新的政策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宋代的较长时期内,纸币发行有比较健全的制度保障,例如有准备金制度、发行量限制、三年一界(每3年,收回磨损的旧币,发行新币)等,但北宋末年这些规定被一一突破,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明代朱元璋时期的纸币发行甚至没有准备金,很快就被民间自发抵制,不得已退出了流通,在之后的几百年间,银块、铜币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三是减少开支。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就以清理“三冗”为目标,裁汰冗员,减少政府开支。这样的目标看上去很美好,但实行过程中阻力重重,遇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不久就惨淡收场。

3.历代财税制度改革的得与失

在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变法”是一个高频词汇,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出现。通常来说,变法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从军事制度、税收管理到官僚体系等无所不包,其中关于财政制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汉代盐铁之争、宋代的元丰改制与庆历新政、明代的张居正变法,这些变革的核心在于“理顺”财政体系,使征税变得更加顺利,王朝的寿命能得以延续。其实质是渐进式的修补,这是由于制度有其内在的惯性和惰性,一旦涉及根本性的变革,推行的难度极大,更何况具体执行的人员往往是既得利益者。

从另一角度来说,这些变革措施都有其成功之处。像张居正的改革就简化了征收流程,改用货币征收也适当减轻了民众负担。但到了帝国后期,随着内忧外患的来临,军事行动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出现严重的财政失衡,又走上加税、发币的老路,民间经济崩溃,最终引发造反潮,王朝开始走向覆灭之路。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中国古代财政的历次改革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今天有益的线索。每一项制度都有其优劣势,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府兵制和募兵制的选择,其实质就是如何在军队战斗力和军费开支之间进行权衡。

另外,前一朝代在制度实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代应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比如唐代的公廨钱制度,政府委托捉钱令史对外放贷,所得收益交由地方政府作为办公开支,但利率高达100%,后期有所降低也有40%,这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高的利息水平。在当时工商业尚不发达的年代,借贷市场很小,最后产生的现象是强行摊派,民间怨声不断。但到了宋代的王安石时期,青苗法的实际运行仍如出一辙。

关于中国古代财政的问题,其实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像黄仁宇先生对明代财政做了大量研究,他得出的结论之一是财政制度的问题在于缺乏一套有效的数字管理系统,人口、土地统计失真,给征税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帝国的兴衰。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一书的观点在于强调财政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解读有一定合理性,但每个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都是复杂的,财政制度是一方面,官僚体系的腐败、军队战斗力的退化、自然灾害等,都可能是背后的推手,所以要想更深入地解读历史,还需要更加综合和深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