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读《怪诞心理学》的时候,发现了其中一个有趣的案例:
《经济学人》杂志曾刊登过一则广告:
电子版:59美元/年,
印刷版:125美元/年,
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年。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的试验中,100位高材生中有16人选择了电子版,84人选择的套餐组合,0人选择印刷版。
在这个案例中,连普通人都可以确定的是125美元的印刷加电子版套餐优于125美元的单订印刷版,更何况是智商超群的学霸们。事实上,也可以准确无误地从合订套餐中推算出:电子版是免费的呀!于是,电子版和印刷版这两个选项就成为了“无用之用”,但正是这两个选项,让《经济学人》杂志的营销人员给了我们一个不费脑筋的选择: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在消费心理学上放的关于星巴克“中杯效应”的视频,顾客在中杯、大杯、超大杯的三者选择中,往往会忘记自己的实际需求,把“划算”一词贯彻到底,继而偏向选择容量更大的大杯。可见各商业领域的营销高手们懂得:人们很少做不加对比的选择。我们的心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价格“计量器”,告诉我们某种物品真正价值几何。相反,我们关注的是这种物品与其他同类物品的相对优劣,以此来估算其价值。
这就是暗藏在我们消费生活中的“诱饵效应”,它最先是在商品的同类型选择中被发现并应用的,现在已经是商家诱导消费者购买最普遍的策略,就是指人们对两个乃至多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被“诱饵”帮助的选项通常称为拟定“目标”,而另一选项则被称为“竞争者”。
同时,作为不折不扣的“果粉”,对新款的关注也让我发现了库克隐藏的诱饵营销手段, iPhone XS 64GB的角色就如同前面的例子里的竞争者帮凶。通常,人们的思维惯性中,64GB的下一档应该是128GB,但是苹果腹黑的将128GB去掉了,让人们有种苹果把256GB容量的手机当做了128GB售卖的优惠错觉,会让人们更倾向于购买256GB容量的版本。所以人们会觉得既然来都来了,反正起售价也这么贵了,为什么不再加点小钱买个容量更大的手机呢?果然,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去年“黑五”周末促销活动期间,苹果共售出了约 600 万部iPhone X,其中 256GB 版本最受欢迎,销量达 64GB 版本的两倍。
另外,在商家进行促销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假的“诱饵”,其实这些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商家常常会提到当前并不起作用的“原价”,那就是一个“被压倒”的诱饵。更有甚者,商家在使用“诱饵诱应”时,比人们想像的更“不惜血本”。
比如我一直对完美日记的大英博物馆系列眼影有一种执念,最近在逛彩妆的时候,发现收藏的这个盘在限时降价,对比原价,现价相当于五折,领券之后的还可以拼其他商品价格更划算,这使得我不假思索的果断下单了。这个过程中,并不起作用的“原价”,就有“诱饵”的成分,“原价”在旁的对比,使得大大的“现价”更有诱惑力,而且还有倒计时仿佛“催命”一般。
还例如百度网盘在引导移动用户升级到“VIP尊享版”时,通过普通会员与超级会员的对比,现实出超级会员的强大功能,同时升级引导页上仅有一个“开通超级会员”按钮,就将“选或不选”的问题巧妙转化为了“选哪个”,继而诱导用户“选这个”,点击和开通率自然就会提高了。其实,商家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了解人们的消费心理,那就是:人们每做一件事,每选择一样东西,都会加以对比,而越是有对比的东西就越能凸显价值。因为人们对某件事、某样东西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并不知道某件事物的真正价值,而只能通过与这种物品相近的其他物品的比较来判断优劣。
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进行选择时,考虑哪些是营销人员的“诱饵”,哪些商品是他们真正想销售的,作为一种“诱饵”存在的额外选项,锚定了人们心理评估标准,将思维局限在惯性框架之内,影响人们快速做出可能是与理性背道而驰的判断。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认真的思考到底这是不是你想要的就尤其重要。
每次购物之前,自己在心中就要提前做好规划,列好购物清单,确定哪些东西必须买,哪些不需要。使自己的目标更为清晰,便能降低受诱饵效应的蛊惑,不去买那些并不需要的东西,避免诱饵陷阱,让“无用”真正成为“无用”。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