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为柞蚕宝宝的生存范围不像其他蚕种那么广泛

所以很多人连它的名字都叫不对

柞蚕其实念“zuo can”而不念“zha can”

它是以柞树叶为食而得名。

柞蚕是中国独有的蚕种

国内主要的柞蚕养殖基地并不多

南阳市南召县是其中最具历史和规模的地区

向来有“中国柞蚕之乡”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柞蚕生长在柞树林中,以天然柞树叶为食

新鲜的柞树叶水分充足

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等成分

柞蚕宝宝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吐丝、成茧均在野外完成

可谓吸收了大地日月之精华

蚕茧作为蚕蛹保护屏障

为了抵抗日晒雨淋

天然进化出比桑蚕丝更耐酸碱的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自然环境对蚕宝宝的影响

还有一个对蚕宝宝影响极大的威胁---鸟

露天的环境是对养蚕人的一大挑战

即使是烈日当空,养蚕人依然要守在周围

当有鸟儿靠近,放一声响炮驱赶鸟群

或者架起网纱

防止蚕宝宝被鸟儿啄死或吃掉。

在残酷的野外环境下,最终能成功结茧的柞蚕

都是经过大自然优胜劣汰的天选的优质蚕种

也正因为受多种因素影响

柞蚕每年产量只有60万担

属稀有珍贵的野生天蚕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外界的挑战

柞蚕宝宝自身的成长也是曲折重重

一生要经蚕卵—蚁蚕—蚕宝宝—蚕茧—蚕蛾五个阶段

共40多天的时间

在形成蚕茧之前,每个蚕宝宝都要经历4次蜕皮

蜕皮后,蚕便增加一龄。

蜕皮的过程十分痛苦

身体的增大不得不蜕掉旧的躯壳

刚刚蜕皮的蚕宝宝身体娇嫩

动弹不得也非常害怕被触碰。

经过四次蜕皮

蚕宝宝长成五龄蚕后便开始爬上固定物吐丝结茧。

这个过程一般持续一两天左右

之后便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的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0条蚕从出生到吐丝结茧

要吃掉20千克左右的柞树叶

而吐出来的丝,却只有500克左右。

可见柞蚕丝是何其的稀少与珍贵。

结了茧之后的蚕有两种命运:

有一些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约10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

而剩下已经有了破洞的蚕茧,只能被蚕娘拉成丝绵。

而另一些蚕茧则在破茧之前被蚕娘采摘

经热水煮过后,用来抽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3斤蚕茧最多只能抽一斤蚕丝

而数十根蚕丝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根生丝

进而由织工将这些丝染色

为编织成华丽的手工真丝地毯做最后的准备。

柞蚕丝的形态

柞蚕丝是世界上唯一的天然野生动物蛋白质纤维

其纤维的横截面具有很多毛细孔,为多孔性构造;

而桑蚕丝则为致密性构造,没有毛细孔;

所以柞蚕丝比桑蚕丝更具备吸湿透气、蓬松保暖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柞蚕丝的优点

健康亲肤

柞蚕丝属于天然的动植物纤维

是动物和植物有机转换合成的纤维

含有丰富的丝胶蛋白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其成分与人体的皮肤构成极为相似

享有“第二皮肤”的美称。

对人体有良好的生理适应性

具有预防皮肤过敏瘙痒的功效

属于稀有的天然野生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紫外线

在显微镜下观察

每根柞蚕丝由两根扁平的单丝纤维并列结合而成。

两根扁平纤维又由若干纤维束组成

纤维束内部有许多空隙,形成纤维的多孔性

所以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

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

形成了空气隔离层,这些空气阻止了热量的散发

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不仅有很好的保暖性

还能吸收紫外线、抗日晒,不宜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蓬松舒适

野蚕丝韧性强,蓬松度好

纤维多孔隙,不易板结,轻暖舒适。

抗菌清洁

柞蚕丝含有丰富的丝胶、丝素

具有防止及抑制螨虫、霉菌等滋生的功能

同时蚕丝无尘无静电的特性

对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双向调节、冬暖夏凉

柞蚕丝中还有最高的“丝容积空隙”

天冷时降低热传导率,起到保暖作用

天热时又能排出多余热量,令人倍感凉滑。

吸湿排汗、舒适透气

柞蚕丝是一种多孔性纤维

加之丝蛋白里含有一种“亲力侧链氨基酸”的物质

吸湿性是天然棉花的1.5倍

能在潮湿环境下吸收空气中多余的水分;

在空气干燥时,再释出水分;

令环境保持适当干湿度。

不易燃烧

柞蚕丝丝素中氮含量高,碳含量低

燃点在300~460℃之间

燃烧后马上炭化,不易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