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房地产“吸金”能力强,很少有人知道强到了哪种地步。

以社会融资为例,根据中泰证券房地产团队的测算,将房企和居民房贷融资都算在内,我国将近190万亿的社会融资中大约有25%流向了房地产领域。

如果考虑到与房地产高度相关的建筑、采矿、金属冶炼、批发零售等行业融资,这一比例估计能达到40%。

换一个通俗点的数据,1998年以来,房地产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创新高,从当年的4.0%增加至2017年的6.5%,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00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0%左右。

此外,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全部28个行业中,有14个行业受房地产带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过去十多年,我们都是房地产市场的“局中人”,每个人的工作、生活都与楼市深度捆绑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进入8月份以后,楼市进入到了“看客”的阶段。

何为看客?

只旁观,不参与,任房价上涨或下跌,内心都波澜不惊,既不关注,也不操心,是为“看客”。从字面意义上看,这个词略有贬义,但放在楼市中,却再合适不过。

举个例子,眼瞅着上半年各地又出现了地王,又出现了所谓的“抢房潮”,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按捺住心中的躁动,绝不轻易入市。

市场越热,说明调控的预期越浓烈,尤其是六月份、七月份各地发布了近100多次的调控政策前提下,八月之后的楼市,大概率走出下行趋势,不管是土地市场或是销售端,必然会有所反应,此时的最佳选择就是“敬而远之”。

不光是8月份以后,展望未来五年,无论是买房子,还是存现金,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配置”都会“落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房产流动性必然下降。

买房无法再赚钱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流动性的下降。

举个例子,在没有限购、限售、限贷等调控措施约束的环境下,投机客可以轻易的用10%乃至更低的首付撬动动辄数百万的房产,随后在升值之后迅速套现卖出,此时房屋升值所带来的差价就落入袋中。

但是,在未来五年,买房既要小心房价下跌的风险,又要支出物业费、水电暖气、房产税乃至空置税的巨大成本,还有利率上浮的成本,很多中小城市以及发布限售措施的城市,还要面临“无人接盘”的尴尬局面。

当房子失去了流动性,本质上就是一堆钢筋水泥,不管你在省城住着几百万的房子,还是在小县城里买几十万的房子,除了表面标价不同以外,不会给个人的财富带来任何增长。

第二,持有大量现金也并非好的选择。

现金当然比房产拥有更好的流动性,房子又是限购又是限售的,二手房标价又高,但不一定有人买账,现金虽然时刻能够用来消费和储蓄,也不可避免会让人产生一种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当M2增速每年维持10%以上,现金的购买力必然呈现缩水之势,假如手中只有不到20万的现金,那存钱以备不时之需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对那些手中现金流充裕的人来说,持有的资金越多,贬值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

按照以往的思路,这就是现金要换成房子的理由。

经济学家姜超此前指出,过去这些年以来,由于货币每年增长15%-20%,所以大家默认货币每年对内贬值了15-20%。虽然货币可以印出来,但房子是印不出来的,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土地就那么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15-20%的货币增速看是买房的潜在收益增速。

不过,如上文所说,5年后,无论买房还是存钱,都不再是最优选择。

姜超指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租金比平均高达60倍,比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盈率还要贵。未来5年,货币增速控制在8%的经济总量名义增速附近,这意味着买房的潜在收益增速从15-20%降至8%。

降到8%就意味着买房不再赚钱,考虑到未来的房产税、空置税等因素,多套房产应当减持,而持有现金也必然面临长期且缓慢的“缩水”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买房子和存现金都不是最优选择,那么,在“看客”模式下,未来该如何看待楼市呢?

有两位首富今年用“4个字”表态,值得参考。

在年初,首富李嘉诚退休后首次发声指出:买楼应该“量力而为”,“买来自己的住的,应该买,分期付款都没有问题”。

无独有偶,曾经的首富王健林在年会说,房地产有“两大缺陷”,2019年力争有息负债再降8%—10%。

李嘉诚的四个字是“量力而为”,王健林的四个字是“两大缺陷”,从这二位大佬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不要强行高杠杆买房。

量力而行的意思很明确,不为了所谓的面子硬撑,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固然吸引人,却只属于个别人的生活,退一步海阔天空,回到家乡未尝不是更好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假如你手中有50万,在省会城市努把力,首付一套两居室,尚在能力范围内,假如你手中不到30万,回到地市或县城,找找当地的现房楼盘,多挑一挑,也是不错的选择。假如你手中只有几万块,留在大城市,租房奋斗,才是更务实的方向。

第二,过去的房地产的缺陷明显,炒房模式难以为继。

王健林所指的两个缺陷分别是“强周期性行业”和“现金流不长远”。

一方面,强周期意味着景气度变化太快,在周期变化中,很多房企会死掉。另一方面,高速周转的房企必然承受现金短缺的苦恼,尤其是在负债越来越沉重的情况下,不少开发商都已经“入不敷出”了。

所以,模式的转变,必然是大势所趋,房子回归自住属性,房企告别高速增长快车道,也是必经之路,无论是房子还是现金,以后都不再是资产升值的主流配置,我们能做的,只是做好告别炒房暴富的心理准备,迎接更加平稳、更难赚钱的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