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宿州段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凿于隋大业元年,全长约140公里,隋、唐、五代、北宋一直沿用,唐宋时期称为汴河,疏浚工程不断。进入南宋以后,宿州沦陷,由于战乱频仍、黄水泛滥、金国统治者疏于浚通维护等原因而淤塞荒废。

大运河宿州段流经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呈西北东南方向走势,特别是大运河泗县段保留了通济渠河道的原始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大运河宿州城区段

具体流向和边界最宽处为80余米,最窄处有50多米

经勘察,遗址最宽处为80多米,最窄处有50多米;运河河床在30至50米之间,北堤较南堤宽一些,但北堤被破坏得较多,南堤保护得较为完整;运河的深度多在4至5米之间,但最深处可达到10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唐大运河从柳孜、百善、五铺、四铺、三铺、西二铺、西十里铺、西关大街,流经今天的宿州市三中附近,一分为三条河叫“三分汴水”,也就是分出了护城河,和一条从西城门(连汴门)进入城内,从东城门(望淮门)流出的一条运河。北宋灭亡后,汴河淤废,所以从宿州城区北部沱河引水入环城河,维持护城河水流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城区西关大街-护城河内大河南街北、中山街南-道东大街,就是古汴河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宿州市,古名埇桥。隋炀帝开通济渠(汴渠),横穿宿境,于汴水上建埇桥,连通南北驿道,埇桥遂成重镇。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置宿州,属河南道,州治最初设在虹县(今泗县),后迁治埇桥,取古宿国为名,埇桥自此易名为宿州,成为古代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联系的交通枢纽和商旅要地,并为历代州府治所。辖境之广,南抵淮河,宋太祖赵匡胤称宿州为要冲大郡,设保静军节度,全名宿州符离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宿州市区大运河遗址出土文物数百件,堪称世界级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宿州市区宋代码头遗址

隋唐大运河促成了历史上宿州的繁荣发展,它不仅滋润着宿州两岸广袤的土地,也创造了灿烂的运河文化。宿州市历史城区的大隅口位于通济渠遗址上,应是历史上著名的“埇桥”遗址所在。

来源:印象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