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市气象局雷电专用设备购置项目的中标(成交)结果已经公告。我们可以没有顾虑地来聊聊招标文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了。

这套系统共涉及到6类设备(模块)各30套和1套软件,我们把招标文件中描述得不清楚的地方稍作罗列,供同行讨论:

1 智能SPD监测仪(含数据分析模块)

描述:SPD漏电流采集器完成SPD漏电流、劣化情况等的监测,采集器精度须达到微安级、精确判断SPD的泄露电流变化,漏电流监测:4路,防雷能力Imax(8/20μs) 100kA,通讯模块可选(GPRS、ZIGBEE、RS485)项目内容。

于得水

首先指出一个笔误:文中的“泄露电流”应该是“泄漏电流”。我的问题是:

微安级泄漏电流是如何去验证?劣化监测的依据是什么?防雷能力为什么定义为100kA?

此项要求含有数据分析模块,它既然是模块,是单独的、还是就是一个软件,如果是软件如何称之为“模块”呢?

目前,对泄漏电流的监测只是辅助判定劣化的一个参考指标,而泄漏电流精度要求是微安级,那么如何证明这个传感器是1个微安的精度?这种泄漏电流采集到的是全电流还是阻性电流?事实上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先不说100kA的防雷能力是否有必要,一个防雷器用4个监测模块做监测(分别是:文中序号为1、2、3、4的四个产品,并且还可以包含序号6的功能),有这必要吗?监测仪、监测器、采集器等,本身就应该是一个产品,本身就拥有描述的所有功能。

关键的是,这些模块分拆后,是不是就要分别报价!

2 SPD环境采集器

描述:能够实时监测SPD表面温度,环境湿度。检测频率≥1次/分钟。可以设置温、湿度告警上下限值。

于得水

监测SPD的温度变化应该是实时的,如果是1分钟1次,实际上没啥意义(实际运行中真的发生异常,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如果可以设置温湿度告警上下限,那么是否理解为告警可以任何被修改和设置、设置的依据是什么?

SPD是运行在配电柜内,环境湿度的监测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3 空开、SPD遥信监测器

描述:模块劣化时遥信采集单元即时采集到数据,并实现远程报警。为确保SPD正常工作,对SPD的保护空开在线监测,空开断开时,实现即时远程报警。技术指标:告警上传频率:即时;空开状态监测:1路;测量信息:常闭/常开;工作温度:-20℃~+60℃

于得水

实际上就是简单的两路开关量监测而已。命名为空开、SPD遥信监测器,而且要求是30套!

另外,这个功能都是在同一监测模块里面的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关于告警上传,显示的是:“告警上传频率:即时”,怎样的状态称之为“即时”呢?

4 SPD接地状态监测器

接地连接状况,一路RS485通信;防雷能力:Imax(8/20μs) 100kA:实时在线监测。

于得水

接地状态监测,就是是否接地的判断,非常简单的一个功能而已,非要分拆成一个模块、以监测器的名字出现,而且防雷能力定义为100kA,依据是什么?

监测器是什么?我们百度发现,根本找不到这个名词的定义。倒是发现了检测器,其定义是: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其量的变化的器件。指机械的、电子的或化学器件,用于区分、记录或指示环境中某一变量的变化,如温度、压力、电荷、电磁辐射、核辐射、粒子或分子等。如紫外检测器是将通过待测物质后的光强变化转化为电信号的器件,这类信号转换器英文中又称为transducer,又称鉴定器,是检测色谱分离组分物理或化学性质或含量变化(多数情况是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压、电流信号)的一种仪器装置。它是色谱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色谱分离过程的眼睛。

5 智能接地电阻监测仪

实时监测地网的综合接地电阻,防雷能力:Imax(8/20μs) 100kA,电阻量程:0.01Ω-200Ω;精度:±2%rdg±3dgt(20°C±5°C,70%RH以下;测量方式:定时自动监测。

于得水

对通讯方式等均没有说明。

前面写到:“实时监测地网的综合接地电阻”;而测量方式,却写到:“定时自动监测”。到底是实时、还是定时呢?

6 数据传输模块

组网:有线组网、无线组网、有线和无线组网;通讯方式:RS-485;通讯接口:1个RJ45、USB、2个RS485、2个无线模块(GPRS模块可选),支持20个采集终端秒级监控、报警。

于得水

本项的通讯接口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并特别强调支持20个采集重点秒级监控、报警。是本地报警还是远程报警、如何实现监控?支持2个无线模块,还包含GPRS模块可选。无线组网是使用何种组网方式?一概不知。

7 在线安全监测软件系统(服务器软件、客户端软件等)

描述:实现页面浏览、展示,数据、查询存储,文件管理、报警参数设置及报警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库对象管理、远程控制与远程升级维护、通信与信息发布、管理参数设置、二维、三维地图显示站点信息等。

于得水

远程升级,是指对监测模块的升级还是对软件的升级。如果是对软件的升级,没有必要。那就应该是对监测模块的远程升级功能了。这个功能振动可以实现吗?

总体设计思路

系统应充分考虑先进性与扩展性,采用成熟、稳定、先进的开发技术,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新技术,开发完成高效、稳定、界面友好的网站系统。

于得水 网站系统是什么?百度发现,百度百科给出的描述是:网站系统又名网站 CMS系统,主要用途是为了节约网站开发的成本而开发的建站系统。 早期的网站系统一般叫自助建站系统。 现在的网站系统又分为企业网站系统,论坛系统,门户站系统和购物网站系统。

这应该是一套监测软件,不是网站系统吧。

稳定性

系统应具备7*24小时稳定长期无人值守的运行能力,同时不漏报任何一条报警,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报障安全。

于得水

同时不漏报任何一条报警,如果要实现这个要求,那么通讯中断怎么办?肯定要监测模块能够实现本地缓存功能。但是参数要求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此项百度就知道文字源头,此处略。

系统要充分考虑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中,应有适量冗余及其他保护措施,平台和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容灾性等。

于得水

容错性、容灾性,这两个词同样可以百度百科查询。不禁想:这么写,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先进性

系统设计应标准化、规范化,按照分层设计,软件构件化实现。

一是使业务与实现分离,逻辑与数据分离;

二是以统一的服务接口规范为核心,使用开放标准;

三是构件语意描述形式化;

四是提炼封装构件规范化。

于得水

上面这一段,全部拷贝,在百度搜索。你会发现弹出多个网站建设方案等各种方案来。这不免产生一个思考:如此大段落的文字描述,到底多少可以落实在“软件” 里?下面这一大段文字我们也不做说明了。

系统应采用插件式服务结构,整体升级可以与原有系统进行无缝连接,易集成、易扩展。

数据层采用标准处理机制,灵活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应用层完全基于组件化、模块化、对象化的设计方法,可以在任何平台上使用;另外,系统还具备良好的二次开发能力。良好的体系结构可以扩展更多更强大的功能,真正使用户的投资最小,创造的价值最大。

实用性

考虑到要尽量满足业务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又要适应各业务角色的工作特点,该系统做到简单、实用、人性化,实现了统一身份和资源管理、统一认证、个性化界面和内容定制。

系统采用跨平台技术,支持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兼容目前常见的主流浏览器,可支持IE、Firefox、Chrome等。

开放性

在系统构架、技术采用、平台选用方面都应有较好的开放性。系统开发应采用xml标准与WebService等标准,为信息采集、聚合提供多种信息接口标准,为第三方系统信息导入提供支持;提供组件化的数据接口,保证多平台数据交换与应用整合,为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管理接口。

系统支持高并发访问,建立高速缓冲机制,提高访问速度。

系统安全和兼容性

从用户访问安全到数据传输、存储、检索、提取、入库、发布、管理等层面和角度设计相应的安全机制,提供统一的系统入口,以集中的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杜绝非授权操作,避免数据信息遗失或被篡改。

系统网页界面应支持移动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操作。

评分标准

投标人所投的主要产品模块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专利得2分,具有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得1分,具有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得1分。投标人具有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体系覆盖范围需包括系统集成、监测、预警、调度内容),包含两项内容及以上加1分。

于得水

这5分的指标要求对于做防雷的企业来说,能够全部符合的不多,而且这些要求和能否提供这类产品关联度并不大。

投标人具有智能监管预警系统相关设备具有第三方出具的检测报告。

于得水

第三方的检测报告,是对模块的、还是对软件的?如果是对模块的,检测指标是什么?

投标人自2016年1月1日至今(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以来实施的,防雷设施在线安全监控系统或智能化SPD相关项目,提供合同复印件(原件备查),每提供一个得2分;

于得水

此项10分,目的是强调有项目经验,本身是好事。但是从设备明细表和软件要求来看,似乎没有意义。

投标人提供智能监管预计系统方案,根据该项目的理解、技术路线选择、业务系统规划的理解等进行综合评分。

于得水

又是一个笔误:不是智能监管预计系统,而是智能监管预警系统。

小结和感想

1.正文内容多处纰漏和错别字,设备明细要求模糊不清、软件平台描述大量从网上摘抄。这是投标企业提供还是招标的甲方专业不熟悉所致?

2.是多个模块监测一个防雷器,还是一个监测终端分拆成多个模块?设备明细中,1、2、3、4项四个产品,其实完全可以做成一个产品,或者说本来就是一个产品的几个部件。为啥要分拆开招标?

3.一个防雷器有没有必要如此“小题大做”?是真的想用技术实现智能管理还是有其他想法?

4.评分标准关键指标的验证文字含糊、对资信中的专利证书却有明确规定。是基于对技术指标的要求出发,还是其他原因?

5.防雷的未来在哪里?从防雷检测的各种讨论、到智能化技术在防雷领域的应用,真正的路在哪里?

6.期待各位同仁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