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花轿一到,一身艳红的姑娘登堂入室,等待和她拜堂成亲的却不是翩翩少年,而是一只被人抱在怀里的大公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正常剧本,姑娘们应该哭天抢地寻死觅活,可是在泉州晋江,这却是当地见惯不怪的旧俗。过去晋江男子远涉重洋谋生,家中定下亲事后,新郎却可能因为台风等种种变故淹留海外。眼看好日子逐渐逼近,联姻的两家无奈以“公鸡娶妇”为权宜之计,硬着头皮将婚事郑重办完。

新郎赶不上自家婚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作品截图

福建地少人稠,泛海出洋是很多男性的不二选择。自打唐代起,滨海而居的泉州人“每岁造舟通异域”,出国打工或做生意已是男性谋生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侨乡晋江,这里的年轻人多下南洋,平日里极少回家。

等到了婚嫁年龄,家中长辈便为他们定下亲事,拟好日子后,即书信告知孩子们返乡成亲。若前后能衔接得天衣无缝,这倒也是省时省事的办法。不过在交通手段并不高明的过去,这种海外行程却充满了种种不可预见的变数。

特别是借助轮船返乡的,一场台风或一场海啸,都很可能轻易地便阻断新郎的归程。间或遇上更倒霉的大事,如新郎临行前病倒或生意到了紧要关头,男士们只好悲催地缺席自己的婚礼。

而那一边厢喜帖已经散发、宴席早已订好,按照闽南人繁琐到极致的婚礼程序,此时全盘推掉重来简直有鸡飞狗跳的麻烦。于是两家人碰头一合计:要不找只公鸡代替?等新郎回家,公鸡乖乖呆一边凉快去,既不会跳出来争姑娘争财产,也不会开口索要代娶新娘的劳务费,反正谁也不吃亏。

当然,即便是“公鸡娶妇”,这场婚礼却有仪式上的效力——新郎虽未返家,婚到底是结了,新妇必须尽心尽力地侍奉公婆;而对于新郎来说,今后家庭的重担也务必一肩扛起,不能再游手好闲了。

尊重女方意见很民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作品截图

瞧这趣事儿——“我结婚了,新郎不是我,可我得养新娘”,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的意思?当然,身为当事人的新娘若心有芥蒂,自然有权力站出来对这种婚礼仪式说“不”。实际上,“公鸡娶妇”并非男方意志的强加,它必须征得女方、特别是女方家长的同意。

好在过去晋江出国谋生的男性不在少数,这办法既然能成俗,相信大家已是见惯不怪,在老岳丈那大概遇不到太大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和新郎返程的时间、金钱成本比起来,这权宜之计已是最经济的选择。

按照旧俗,和新娘举行完婚礼的大公鸡,七日之内是被安置在新房的婚床下的。待七日过后,它才会被转移到屋外的鸡埘中。婚礼完成后,新郎回家的时间并不确定——快则十天半月,慢则一年半载,新娘便在满心的期待中,偶尔把关爱匀一小部分到公鸡身上。

总之,这只公鸡不能像普通鸡一样等闲对待,新娘要给它额外开点小灶,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即便是正主回家,它也不必担心自己的待遇被剥夺,能一直心宽体胖吃到“寿终正寝”。更重要的是,这只承担过重责大任的公鸡,死后还能入土为安。比起那些临刀哀鸣、葬身人腹的同伴,算是命中富贵一场了吧!

随着交通手段的日新月异和谋生手段的百花齐放,“公鸡娶妇”的旧俗、晋江人闯荡海外的心酸和无奈,统统都和历史挥手作别。若公鸡有思想,后辈们也许某天想起这旧事,也不可免俗要和同伴吹吹牛:我的祖上,也曾八抬大轿娶过新娘,先前也是阔过的哩!

是不是有趣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