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冷战时期世界划分了两大阵营,也不影响各个国家之间全球战略博弈的进行。所以1956年苏伊士运河的这一场战争,美国并没有支持英法两国,而是与苏联进行了一场非正式的合作。这一事件,其实还要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说起。埃及曾长期是英法,尤其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是在二战结束之后,埃及也不断谋求自身独立,并且主张将国内的工业经济,以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并建立一条水渠,发展国内经济,这自然引起英法两国的强烈不满,因为当时英国已经和苏伊士运河有关方面,签订了长期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亦是如此,可以说英法两国拥有苏伊士运河的绝对所有权。而殖民独立运动席卷到埃及以后由于苏伊士运河的战略意义重大,并且也是埃及主要创收的工程,所以英法和埃及对于苏伊士运河之间的争夺十分激烈。埃及要求独立自主收回苏伊士运河的要求十分强烈,而英法也绝不允许自己失去这个重要的港口以及运河。但作为老牌的殖民国家英法在当时的实力明显衰弱。即便要发动一场战争,也必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就在此时以色列突然宣布空袭加沙和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地区推进。当然可能在这之前双方已经互通有无,但是英法在表面上依然宣布出于安全考虑出兵,并且要求双方停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色列很快接受了通碟并停火,暂缓向埃及进攻。埃及一直坚持拒绝,毕竟对于埃及来说一丘之壑,无非就是想要获得苏伊士运河的主导权逼迫埃及就范。这也正中英法两国的下怀,调集了大量的水面舰艇对埃及进行打击。埃及的抵抗也十分强烈,最终运河一直在双方拉锯过程之中。英国法国以色列三国联合在当时吃相比较难看,而且这一问题也绕过了当时的老大美国。艾森豪威尔随即开始主持公道收买人心呼吁双方停手。并且也动用了一系列的金融手段给英法来了个下马威。英国当时经济恢复依然比较依赖美国经济援助,金融制裁的口风英国感到心虚被迫停火。而此时的赫鲁晓夫也想要加强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同样呼吁停火,并向多国发出通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法没有想到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美国和苏联可以暂时达成一致。但是自身国家战略的核心利益不会那么容易就停火,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当英法看到美国动真格的时候被迫接受停火协议。这场战争其实最大的收益者其实是美苏两国。美国讨厌英英法在没有通知自己的情况之下,发动这场战争,这是对美国在地区秩序的挑衅。同时英法如此强硬的想要占领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也会给苏联加大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提供借口。而且英法是传统的殖民主义国家在美国建立新殖民秩序和帝国秩序以后美国绝不允许自己的秩序被颠覆和推翻。同时还可以利用所谓的维护和平反对殖民秩序赢得周边国家对美国的好感。而苏联在当时与埃及政府关系比较亲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法长时间不肯收手,必然会导致苏联的一系列动作。而苏联在东欧地区进行冷战也希望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的事件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并缓解与西方之间的竞争。同时苏联在中东地区也确实因为苏伊士运河的事件强化了自己的存在。而英法两国则是这一事件,当中最大的输家。埃及虽然在这场战争当中,遭受重大挫折,但是在政治上获得了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同时以色列一无所得,在之后的发展当中埃及成功与美国牵线搭桥。经济发展较之前更快了一些,而苏伊士运河的主导权最终也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虽然不是百分之百,但相比于完全被英法控制,埃及初步达到了收回运河主导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