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沪港通开通5周年之际,传来一个重要消息,管理资产高达6000亿美元的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决定投资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在内的国际指数基金,充分显示中国资本市场日益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而中国资本市场加大开放力度的起点,正是5年前的沪港通,5年来,北上资金已经成为A股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沪深股通持股规模已达8828.38亿元。

  外资占比5年不断提升

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开始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海外投资者进入A股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17年以来,以北上资金为主导的外资成为A股市场最重要的增量资金。截至2019年11月15日,沪深股通持股规模已达8828.38亿元,持股占比自2014年的0.16%提升至目前的1.45%;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量已达到2411亿元。与此同时,北上渠道的成交额也逐年抬升,今年以来,北上成交额已达8.47万亿元,成交占比更是自2014年的0.23%达到如今的7.58%。

伴随北上资金的流入,大盘股优势逐步凸显,绩优股估值溢价也愈发明显,这都离不开外资对于大盘蓝筹标的的配置偏好。外资在影响市场风格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国内投资机构的投资理念,外资对于A股的影响可谓意义深远。

国际指数纳入A股的推手

5年来沪深港通成为有效拓宽外资入场渠道,替代QFII已成趋势。伴随着互联互通机制的成熟化,深股通和沪股通标的已经覆盖了A股大多数核心公司,投资范围上基本与QFII接近,由于沪深港通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去年以来出现了部分QFII资金向沪深港通转移的迹象。

沪深港通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得国际指数开始纳入A股,2018年以来,国际三大指数相继纳入A股,得益于互联互通机制,以MSCI为例,其纳入标的范围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该标的是否属于沪深港通交易范围。

国际三大指数纳入与扩容,又促使外资入场进一步加速,持股规模快速抬升,截至2019年三季度,外资持股总规模已经达到1.77万亿元,直逼国内主要投资机构持股水平,外资、公募和险资(股票与基金)已经逐步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截至目前,国际三大指数纳入A股因子仅为20%左右,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伴随国际指数扩容工作的持续推进,外资持股规模有望继续增加,外资话语权依旧具备巨大提升空间。

  中国机会大到不容忽视

外资对A股日益青睐,最新的例子就是美国联邦退休储蓄投资委员会不顾政治压力,11月13日决定投资包括中国上市公司在内的国际指数基金。而这一委员会,管理着包括议员、白宫官员和军人在内的550万联邦雇员近6000亿美元退休金。

6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万亿元,相当于15日收盘A股全市场市值总和(约59.4万亿元)的7%,这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机构,此举虽然遭受美国一些议员的反对压力,但委员会的5个董事中,有4人支持这一(投资中国)计划。

上周末刚刚公布的三季度持股数据显示,美国最大对冲基金桥水三季度继续增持几只中国基金,今年二季度,在MSCI纳入A股之后,桥水首次买入中国基金。今年8月,桥水创始人达里奥喊话建议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他称,“如果你是全球投资经理,忽略现在的中国将会是你职业生涯最大的败笔。” 达里奥表示,虽然进入中国也有风险,但权衡进入和不进入这两种选择,后者的风险更大,不投资中国非常危险。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在11月14日发布的最新投资报告中,用“机会大到不容忽视”来形容中国的投资潜力。报告指出:如果外商投资剔除中国,他们错过的将是这一市场的爆炸性增长潜力。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