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现有大学体制下,“上大学”可能是大部分学生最轻松愉快的时光,在大学里有句话是这样流传的:“早上醒来十点多,继续睡到十二点,早饭、午饭一起吃。”原本该对知识、专业技能渴望的年纪,却逐渐迷失了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前都会拥有相似的心态——迷茫

这种迷茫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工作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另一种是有着明确目标,却面临有机会没有能力,想改变却没有途径,由此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是两方面造成的:第一,毕业生人数众多,没有一技之长是无法在社会上快速找到好工作的。第二,学校教育理论性更强,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毕业求职时空有一纸文凭,在技能和经验上和企业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像计算机专业这样的工科类专业,貌似能做很多工作,但在真实求职路上发现什么都不能做。

改变大学生就业困难处境:再教育

教育的最初目的,并不是单纯培养学子们去适应传统世界,而是帮助这些走出象牙塔的学子建立一条快速融合社会的有效途径,以便他们在未来无法预料的复杂局势中,做出具有主观意识的选择。因此,大学生告别校园后接受“再教育”将对未来人生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教育主要指已经脱离传统正规校园教育如面临毕业的应届生或初入职场的这部分人,接受来自专业人员关于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提升就业技能。再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同时帮助他们在面临真实就业环境前便获得某个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能力,继而使这些能力成为他们在日后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获得独立谋生的必要手段。

树立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最大的作用便是帮助个人找到一份符合自身条件的心仪工作,不仅如此,职业规划还将帮助个人了解真实的自己,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及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塑造良好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在求职的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心理素质,遇到困难时养成积极向上、越挫越勇的精神。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再教育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愈发明显。作为再教育服务的直接载体,各类教育培训企业正逐步迈向秩序化和规范化。在教育培训企业的帮助下,初入职场或应届毕业的高校学子们将享受到优质系统的再教育服务,有效弥补对就业技能和职业规划的不足,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加就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