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月金桂飘香,老师们进行了音乐和美术的培训,所有的老师都在这两次的培训中受益匪浅。

美术Rachel老师本月美术培训的主题是《让自然的美走进教室》,培训活动从老师们介绍她们班目前最美的一个角落开始,从照片上可以看出目前班级里的美丽一角还是比较整洁和干净的,但似乎缺少了一些美感的东西。所以美术老师希望引荐特别注重人文关怀、审美关怀和环境的力量的三大教育体系:瑞吉欧,蒙台梭利,华德福(Reggio Emilia, Montessori, Waldorf)来帮助老师们提升班级的美感。

首先是秩序。教室内部的环创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为各种活动和教学材料提供了合理规划的空间。材料收纳需要井井有条,营造一个漂亮而有序的环境,让孩子们置身其中就有使用材料、尽情玩耍的冲动。用低矮的架子和小收纳筐代替箱子,教室里有哪些材料和玩教具,孩子们一眼就知道。

第二点是自然。无论是鼓励孩子自主探索的瑞吉欧,注重孩子感官和协调能力的蒙台梭利,还是以人智教育为核心的华德福,都尽一切努力让儿童的成长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包罗万象,蕴藏着无限的美,自然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宝库和完整人格的终极标准。

所以美术老师建议环创的色调要以自然色为主,巧妙地囊括进沙土、岩石、水、植物的颜色。避免出现“视觉分散区”,也就是打乱整体氛围的突兀的颜色。自然色的颜色搭配会给人以一种和谐舒适、放松的感觉。

为此美术老师Rachel特意找到了一组“before”和“after”的图片请老师做一个对比和比较,请他们分析一下哪个教室给人的感觉更好?好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们踊跃发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点是美。与秩序和自然紧密相连的是美的原则。三大理念都确信美是孩子成长的灵魂导师,在各种场所都融入了美学考虑。有序而不呆板,自然而不杂乱。用灯光和日光给洁净的教室增添几分情趣,让来自田野和森林的树枝、绿叶带来清新的气息。

第四点是家。三大体系都反复强调“家”的感觉。把幼儿园布置得像家一样,让孩子们感到并不是在“上学”,而是在生活。园所就像自家的大房子,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去探索。你的教室里应当有瓶花、餐具、桌布、毛毯,甚至可以有杯盘碗碟、榨汁机……这些温馨的家的元素让孩子们瞬间放松下来,快乐起来。不要刻意将物品“儿童化”、“卡通化”,器物本身的成熟之美孩子们完全可以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介绍完四个要点之后美术老师Rachel给了老师们一些简单易行的小贴士来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提升班级的美感和温馨之感:

在桌子上铺上一块温馨的桌布

在教室里添置几个花瓶并插上一些鲜花或干花

用自然物如树枝、树桩做装饰

利用沙曼营造柔和的气氛

用一些串灯或落地灯营造家的感觉

墙上可以挂上一些孩子们的画作

美术老师希望通过这次交流培训活动给各班级的老师带去一些班级环创方面灵感和想法,帮助他们的教室变得更美更温馨。让我们尽情期待各班级的“before”&“after”吧!

我们的Zoe老师以声势为主题而进行展开。从热身环节中,探索身体部位的高低音为引子,发现各种不同的音色进行节奏模仿。选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Sound Gesture)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四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人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将内心的情绪转译为音乐的,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问候歌》中,即兴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音色与节奏。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与表演者,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欣赏者和引领者,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参与者演奏音乐和感受音乐。声势中所有的动作和动作之间是一种动态的交换,身体姿态在不断的改变中也改变着节奏和音色。遵循奥尔夫教育原理:(1)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2)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3)教师的音乐造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最后Zoe老师解释在声势教学中,无论是身体打击乐还是嗓音打击乐都是对节奏教学一种探索,找寻属于人类最为原本“乐器”和身体状态,探索不同的身体运动的可能性,发现身体的平衡和力的传递,也挖掘了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以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来感受和表达情感。

在这两次的培训中,老师们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还聆听了音乐的“声音”,让这十月桂花的香气中满满都是学习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