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闻(情感自媒体人)

遭遇了感情的背叛以后,是需要作出选择的,很多人之所以困于其中,就是因为无法选择,要么搞不清自己该选择什么,要么不敢去作出选择。

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根本的原因在于,背叛是一种意料之外——我们擅长的往往是主动而为的选择,却对于被动的、强加、意料之外的情况,我们作选择的时候就容易失去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一个故事:

一个人到野外攀岩,结果不小心把手臂卡在了石缝中,没有办法挣脱出来。时间在一分一秒过去,他的身体也逐渐虚弱下来,这时候,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着有人路过救援自己;要么割断自己的手臂以求生。
很多人如果陷于这样一种困境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前者,或者,干脆就没有选择,坐等着,而那些有有勇气断臂求生的人并不多。
这个例子,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03年5月美国登山爱好者阿伦·拉斯顿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因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5天5夜,为了逃生,他强忍剧痛,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后将桡骨和尺骨折断,用自己的运动短裤当作临时止血带,然后用小刀从肘部将右前臂硬生生切断。从岩石下脱身后,为了与失血抢时间,他以超人的毅力爬过狭窄和风力强劲的峡谷,缘绳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后与营救人员相遇,终于成功生还。
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成了一部电影《127小时》。

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都会想,如果他不做这样的选择,万一真的后来有救援来了呢?这样的思路,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往往都会幻想那种最好的结果,这就导致我们陷入选择偏差。

就像那些遭遇了三番五次背叛的婚姻,很多人宁愿选择小概率的对方回头、婚姻重拾幸福。

另一种常见的选择错误,就是不能舍弃,也就不能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鱼和熊掌的关系,我们把这个故事再丰富一点:

你现在面前摆着鱼和熊掌,你可以选择其一。很多人的态度是,一直在思考,永远不选择,要么是因为确实分不清究竟哪个更好,要么就是怕自己选择了这个,就丧失了选择另一个的机会。

所以,表面上,当你没有做出选择的时候,你对于鱼和熊掌都是有选择机会的,而一旦你做出选择,这个机会也就同时宣告失去——这就是很多人之所以不选择的真实心理结构。

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如果你没有去真正选择,那么你有的其实只是选择权,而并非实物,也就是说,鱼和熊掌,其实你永远不可能真正拥有。

这个道理同样像遭遇了背叛的婚姻,很多人在继续和离婚之间一直观望,却迟迟没有去选择,表面看他们一直把握着选择的机会,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不管是继续婚姻实际的利益,还是离婚以后的好处,其实他们也永远都得不到。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所谓选择继续,并不是说婚姻能够重修旧好,而是指保留婚姻的形式,确定自己的选择是不离婚,然后在婚姻中过好自己,这个才是所谓继续婚姻的选择。如果你的理解是:必须婚姻要重修旧好,修复关系,那就不是选择了,因为这个选择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实现和完成的,还需要看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遭遇了感情背叛以后,选择肯定是必然要面临的一道题目,关于这门功课,可以讨论的很多,但是,在涉及到选择这个方面,有几点建议或思路供大家参考:

1、做出选择本身,比选择的结果更重要,也就是说,你能够做出选择,本身比这个选择是对是错更有价值和意义。

2、选择权一定是要由自己把控,而不能交于对方,任何指望对方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的思考和方式,都是错误的。所以,当你面对一份感情的背叛的时候,最好的顺序应该是:自己决定了这份婚姻到底是要保留,还是要放弃,然后才去采取对应的行动,而不是根据对方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到底选择什么。

3、选择,说到底是一种能力。你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选择权。所以,暂时无法做出选择的时候,就把问题放一放,先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积累够了,选择权也就大了。

4、选择的背后,隐藏着责任。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做出选择,其实是因为不敢负担责任,怕承担不起对别人的责任,比如孩子;怕承担不起对外界的责任,比如外界把婚姻的失败归之于你;甚至怕承担对自己的责任,担心自己的选择让自己将来过得不好,因为逃避,自然也就放弃了选择。

如果一个人不去勇敢作出选择,这个道理就像一件事情需要表决的时候,你总是投弃权票一样。如果在你人生如此重大的事务上,你都选择弃权,那么,你又怎么还指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能够拥有幸福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