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对于鸦片战争的结果是这么叙述的。1842年8月29日,鸦片战争结束,清朝战败,英国派出使者和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考试的重要考点,所以是要求背诵的。那问大家一个问题,《南京条约》为什么要叫《南京条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或许会说,条约在南京签订的,就叫南京条约了。这么想的人,肯定是忽略了一个问题,清朝有南京这个地方吗?很明显,清朝根本没有南京这个地方,我们说的南京在那时候叫江宁府。《南京条约》这个名字其实来自于西方,外国人就是这么称呼这个条约的。在清朝的官方文档里,叫做《万年和约》,也叫做《江宁条约》。这就有意思了,清朝没有南京这个地方,追溯到明朝,它叫应天府,也不叫南京,那外国人为何非要叫《南京条约》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面的原因,还是要归于明清时期的京城变迁。我们知道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但在确立京师一事上,朱元璋犹豫不决,甚至一度想要把他老家凤阳定为京师。最终在和大臣们的商议下,决定以应天府为京师,没有设立陪都。陪都制度是古代王朝的一项重要制度,就拿唐朝来说,京师为长安,陪都为洛阳。在有陪都的王朝中,“南京”就成了陪都的代称,宋朝辽朝都有“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没有设立陪都,但是直隶地区还是有的,这也是历代王朝的惯例,要在国都周围选定地区直辖。明初的直隶地区,大概就是在如今的安徽江苏一带。可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把京师迁去了顺天府,也就是北京。于是应天府就成了陪都,称呼也变成了“南京应天府”,意思就是南部陪都。它所直辖的直隶地区,也成了“南直隶”,也称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中后期,西方有传教士过来交流,对于南直隶地区的繁华印象深刻。为了简洁称呼,他们就一直叫南京了。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年间来到明朝,深感南京地区的繁华雄伟,在他的笔记中,一直以南京称呼南直隶地区。到了清朝,京师依然是北京,南京却不再是陪都,又变回了以前的旧称江宁府。不过人们叫南京都叫习惯了,所以西方人受当地人的影响,也就叫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