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焦峰华报道)2019年11月30日,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养老服务设备适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养老设备委”)正式成立。

“作为一个新增的养老服务专门工作机构,养老设备委旨在引导老年消费,促进适老康复辅助器具、老年用品及康复技术的应用,在养老机构、社区照料中心和老人家中开展科普教育、展示体验和租赁服务等。” 养老设备委主任委员杨广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老龄社会问题和老年消费的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老年人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即使座拥几百万元市场价值的房产,平时在花钱上仍然很节约,几乎不舍得给自己买像样的东西。

“老年人牙齿掉了,不舍的花几千元钱补一口好牙;老年人味觉退化了,不舍得花钱做营养分析、科学配餐;七八十岁老人最怕摔倒骨折,然而他们却不舍得给自己买一个像样的四角拐杖或轮椅。”夏学民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会长徐佳增坦言,消费观念成为影响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老人往往大把大把的钱花在孩子身上,却不舍得用在自己身上。老年人普遍存在的这种消费观念,客观上制约了适老产品和养老服务的消费。

记者从浙江省民政厅获悉,早在2014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要求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文化娱乐等需要,支持企业开发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产品或服务,进一步拓展适合老人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等内容,加强对残障老年人专业化服务。特别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企业,造就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仅就老年康复器具而言,动辄上万元的辅助康复机,让老人自己花钱购买,恐怕绝大多数老人都难以接受。再以拐杖、轮椅为例,许多中国老人羞于拄拐杖,不愿坐轮椅,认为那样岂不变成残疾人了?凡此种种现象,都制约了老年康复器具和康复服务的推广应用。资深照护专家徐东枚女士呼吁,加大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养老产品与服务供给,提升质量水平,养老服务设备适配工作势在必行。

2019年11月16日起,长三角地区首个同类标准《养老服务机构康复辅具配置基本要求》在浙江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轮椅、拐杖、电动翻身床、洗澡床、家用吸氧机、大小便失禁报警器等五大类30余种器具在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场所的最低配置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浙江省在养老服务标准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也为浙江康复器具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陈建义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强调,中国老龄产业要扩大服务供给,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设立养老服务设备适配工作委员会并启动“爱夕阳送温暖老年用品浙江行”主题活动,聚焦家庭健康,服务老龄社会,促进美好生活。公益性与商业性有机融合,值得鼓励,应大胆尝试。

当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中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嘉兴市秀洲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嘉兴市老年服务业协会等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及50余家养老机构负责人、近百位健康老人代表等参加了活动,并共同启动了“爱夕阳送温暖老年用品浙江行”专项行动。 从现在起,浙江养老服务设备适配工作委员会计划利用一年时间,组织医疗康复专家深入100家养老机构、社区照料中心,为10000名老人提供康复咨询、康复设备租赁服务,共建“爱夕阳健康小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