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交往总体上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天宝三年之春开始到天宝四年之秋结束。这一阶段杜甫先后与李白一起,在河南洛阳,开封,商州以及山东的兖州一带,经历了两年时间,四次主要的陪同旅行。大致来说,天宝三年两次,一次是春季,一次是深秋,这次高适也应李白要求,一起游历狩猎,非常开心,但是,大家都感叹这只不过就是一次穷开心罢了,杜甫的《赠李白》一诗写道:“飞扬跋扈为谁雄”,把他们的遭遇写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的春夏之季,杜甫与李白又有一次在兖州相见,不久分别。然后这一年的秋天,他们再次相见甚欢,最后于石门分别,并有李白赠杜甫诗。

李白与杜甫石门一别,是他们永远的相别。一直到李白死了四年,居住在四川夔州的杜甫还以为他活着,并且有些抱怨李白说,这位老哥哥只管自己“炼丹砂”去了,却不管小弟已经快要“朽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杜甫与李白二十多年的交往,其特点一是从游,二是神交。

杜甫与李白天宝四年以后,不但再也没有见到李白,而且连李白的一书信纸也没有接到过。

但杜甫对李白的尊敬没有远去,对李白的怀念没有远去。

根据杜甫的诗歌考察,至少杜甫去世前三年(大历元年)仍然在思念李白,并且希望能够实现年轻时代“炼丹砂”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李白分别以后的这二十多年,是杜甫与李白最重要的二十几年,在这二十几年里,杜甫真正完成了对李白深刻全面的认识,这也是杜甫与李白友谊的第二个阶段,神交阶段。

许许多多学者研究李白与杜甫的关系,但是都没有很好研究杜甫的诗歌作品,是如何反映他们之间的交往的。

赵小立先生在《杜甫的马诗与唐代画马》这一著作之中有五万余字的考证文章,《杜甫与李白的从游与神交》,对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关系有深入细致的研究。他指出,杜甫与李白就是从游和神交的关系。

杜甫根本没有收到过李白的书信,也没有保存下李白的手稿,李白死了四年了,杜甫依然以为他活着,杜甫的诗歌作品《七月一日》就是证据。

至于李白与杜甫友谊的议论,主要是后世的推澜助波。当然,杜甫对李白的敬仰之情和无尽的思念是真诚的,这就是杜甫对友谊最伟大的实践,同时,李白也只有对杜甫有过“宿亲心”的真诚,杜甫才会报以没齿难忘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