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杂志封面文章以《小微融资新解 银行的陪练者》为题,对目前国内小微融资现状进行了深析,引发业内关注。这是国内权威媒体首次以“陪练者”的定位来定义金融科技与银行的关系,亦标志着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已进入成熟阶段。

文中以 “银行陪练者”飞贷金融科技为例,大篇幅分析了银行如何借助金融科技突破小微金融领域融资难题。飞贷金融科技 “陪练者”的角色定位已成当下银行和金融科技合作的最优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成为银行陪练者

《财经国家周刊》文中称,“在业内专家看来,以飞贷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赋能模式,正在成为协助金融机构优化产业分工、提升服务效率、缓解小微融资困境的新解法和主流趋势之一。”

那么,飞贷金融科技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现在中小银行门口的几千家金融科技公司都说产品技术做得很好,银行已经不知道怎么选择了,我们通过做试验,提供决策依据帮助银行做决策。”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数字微贷技术实验室总监李洲天称,飞贷金融科技的优势在于其容器技术、数据中台等创新技术,可以实现与银行合作的快速部署,并打通银行大量底层数据,从而激活银行的数据优势。

作为首家覆盖业务全流程、运营全体系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服务商,飞贷金融科技集成了各种资源和技术,拥有完备的综合应用体系,为金融机构提供成熟的全流程服务,且对服务的金融机构的科技及成本投入要求低,这样的特性使得这类输出非常适合以中小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应用。

据了解,目前飞贷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已经助力金融机构放款超500亿元规模,新增信贷用户近千万、服务百万小微企业主。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称,飞贷的移动信贷整体技术输出模式是非常好的普惠金融落地实践。而在清华五道口举办的2019专题论坛“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的未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指出金融科技的四大现有模式:一是以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大银行模式,二是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百信银行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模式,三是以常熟银行和泰隆银行为代表的线下到线上模式,四是以飞贷金融科技为代表的赋能模式。同时,在金融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加强监管。他坚信金融科技一定会改变整个金融生态。

“在过去10年间,飞贷金融科技斥资几十亿元,只为专注一件事:科技+小微。飞贷金融科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或一套系统,而是把深耕多年的技术以及技术背后的运用能力全部赋能给金融机构,完全开放,终生陪同,使中小银行具备自我更新能力,服务小微企业。”飞贷金融科技董事长唐侠在这次论坛上也表示,飞贷金融科技的目标是让合作金融机构以最少的成本,最大程度开展普惠金融业务,并保障金融机构的商业可持续性发展。

创新成就陪练者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文中称,“飞贷金融科技走过的历程,就是中国金融科技探索中小微融资解决之道的缩影。”

成立近10年,飞贷金融科技一直专注普惠信贷领域,并以“两年一革新”的速度,基于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和数百亿资产的业务实践,不断引领行业新趋势。飞贷金融科技董事长唐侠在《财经国家周刊》文中表示,飞贷金融科技自2017年10月起,将多年来沉淀的所有经验和技术向持牌金融机构开放,支持其能力建设,专注做科技赋能,并在大数据反欺诈、自动化建模及智能投顾等方面开启了战略布局。

截至目前,飞贷金融科技已与人保财险、北京银行、华润信托、通联支付等多家涵盖保险、银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业的头部企业达成移动信贷整体技术全面输出合作,用户的认可和信任的积累才造就了飞贷金融科技今天的地位。

在业内专家看来,以飞贷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银行陪练者定位,正在成为协助金融机构优化产业分工、提升服务效率、缓解小微融资困境的新解法和主流趋势之一。

技术在一定层面解决了许多原来小微企业融资的获得性和效率问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或许会有更优的答案。

展望未来,唐侠对媒体表示,飞贷金融科技在与金融机构合作中,可以不断得到市场反馈。“金融科技+金融机构”这种强强结合的形式,可以更快、更广泛地满足金融市场需求,尤其是小微贷款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