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禅师感激恩师不开示禅机,圆寂后众弟子痛哭,他却突然睁眼大骂 | 文 三只眼文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学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三国两晋后分为了两大系统,一是小乘禅学,注重修持,修身观境,以证无上菩提;二是大乘般若佛学,侧重佛学理义。基于两派对佛学理解的差异,又演化出六家七宗。历史上禅,是一种专门的修行方法,凡通过修行而达到一定境界者,便可称为禅师。禅师是对修行者的尊称,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禅师。

由于中国禅讲究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因此,禅师们的语言大多充满机锋和智慧,禅师们的行为每多出人意料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代禅师洞山良价是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的开山之祖,毕生精研佛学,造诣极深,他的著述大多阐释佛教真如和世界万有之关系。良价禅师自幼熟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颇有感悟,20岁受戒出家,四方行脚云游,观山河大地,体悟有情众生,视佛性为一切万物的精神本源,有情无情俱是现象,反对“拘束其心”的悟道方式。

因一次偶然过河,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良价禅师猛然证悟,认识到了“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的禅学奥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良价禅师去参访南泉普愿禅师,寺院正在为第二天的马祖道一圆寂日纪念日准备供养斋饭。普愿禅师考较座下弟子们,说:明日设斋供奉马祖,不知马祖来还是不来?

众弟子对普愿禅师所打机锋无法理解,马祖早已圆寂,怎能来赴斋?众弟子正面面相觑时,只见一个青年僧人走上前来,答道:倘若有伴,马祖自然会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愿禅师一听十分惊奇,便称赞道:这个后生不错,可以好好雕琢。

青年僧人又答道:和尚莫压良为贱。

普愿禅师心知此青年僧人已经开悟。

这个青年僧人当然就是年轻时的良价禅师,他说马祖自然会来的意思,是指如果有人完全参透了马祖的禅学,马祖的精神便复活了,就等于马祖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回答普愿禅师的“和尚莫压良为贱”更有禅理深意,古代所指的“压良为贱”往往含有强买平民女子为奴婢,或者故意压低货物价格、贬低货物价值的意思,良价禅师在这里用来暗喻佛性本来人人自足,无须通过“雕琢”才能获得。当下具足的佛性,并非修行而后有,所以,后世禅师也把“修得”、“成佛”、“会佛法”等都当作是不入道的浅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青年良价拜云岩昙晟禅师为师,云岩禅师深得禅法精髓,主张“言下顿悟”,所打机锋“藏头露尾”,绝不将自己领悟的禅理直接灌输给学僧。云岩禅师圆寂后,良价禅师便成为丛林翘楚,首倡禅修中“五位君臣”的学说,以“正”(体、空、真、理净)、“偏”(用、有、俗、事染)、“兼”(非正非偏,亦即中道)三种概念,辅以“君”、“臣”之位,建立起真如与其派生的世界万有之间的关系,实创曹洞宗派禅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在良价禅师的恩师云岩禅师的圆寂纪念日,前来观礼的一位禅师问良价:老禅师,请问你从云岩那里得到过什么指教与禅机开示?

良价禅师想想说:恩师对我没有什么禅机开示。

这位禅师又问:既然没有得到什么禅机开示,老禅师为何要设斋供奉恩师?

良价禅师又答道:我就是感激他没有给我什么禅机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禅师还不死心,又接着问:这么说,你是因为赞同恩师的说法教益,才设斋供奉他吗?

良价淡然答道:我对恩师的说法教益也就赞同一半吧。

说完,良价禅师对着恩师云岩禅师的牌位虔诚地鞠躬行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良价禅师的意思是,佛法修行、禅机领悟那都是个人的事,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言明这个道理。如果完全按照师傅的教导去做,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自我悟性也就无从激发。有修才有悟,如果师傅把禅机佛法都直接告诉了学僧,即是学僧完全接受了,那也只是师傅的东西,不是学僧的,还谈什么自我的证悟呢?所以,良价禅师正是感激恩师接引得法,才设斋表示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价禅师圆寂前,曾示做偈语: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

偈语的意思表达了学佛法的人太多,却了悟者很少,错在去讲别人的理论知识,没有自己去实证,没打开智慧。若要想得到佛法无上大道,真正解脱,就需要不随妄念走,放下它,空掉它,不被妄念所动,加上精进修持,才能有所成。

偈语一说完,良价禅师便登座与众弟子告别,俨然而化。众弟子见恩师圆寂而去,痛哭失声,过了好几个时辰,也停不下来。良价禅师忽然睁眼大骂:出家人抛却心中执念才是真修行,以生为劳苦,你们怎么以解脱为悲哀,这有什么益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良价禅师留下来,一连七天给众弟子宣讲佛法,随后便与大家一起用斋,然后对众弟子说:禅修者生死无大事,我马上就要入灭了,不准大声痛哭。

说完,良价禅师回到丈室,端坐圆寂。当时的大唐皇帝唐懿宗感其佛法功德,赐谥号“悟本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