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看到这些别别扭扭的汉字后有点怀疑人生。

其实这些字并不是缺胳膊少腿,也不是多余,而是真正的中国汉字,只不过略显繁琐罢了。

“匚”(fāng)

“匚”(fāng)

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可盛放东西的方形器具,开口向左。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同,只

“匚”的本义为方形的筐。如学者方以智在《通雅》中认为"匚为古筐”,能盛放东西。

但“匚”作为一个部首字时,不单独成字。凡由"匚"组成的字,都与盛放东西的器具有关。如“匣、匾”等等。

“廪”(lǐn)

“廪”(lǐn)

是象形兼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像个简易的粮仓。金文将其复杂化。小篆从广从禀会意,禀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廪"。

“廪” 的本义是米仓。如《史记·货殖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引申泛指粮食仓库如晁错《论贵粟疏》:"广蓄积, 以实仓廪。"后引申指供给、赐予。如《韩非子·内储 说上》:"宣王说(悦)之,廪食以数百人。”由此引申指俸禄。如苏轼《与杨济甫》:“奉别忽四年,薄廪维绊,归计未成"

“姝”(shū)

“姝”(shū)

是形声字。小篆从女,朱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姝"《说文解字》:"姝,好也。从女,朱声。” (姝,女色美好。从女,朱声。)

“姝”的本义为(女子容色)美好。如《诗经·据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姝” 字单独使用时,有时可指青年女子美人。如《乐府诗集·陌上桑》:"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意思是太守派了一个小吏前去,询问那是谁家的女子。

关于最后一个字的读音大家可能有些疑惑,毕竟在文中写到“从女,朱声”,而最终却读了shu,殊不知“朱”字还有shu音,虽音调不同,但也是音同,所以在《说文解字》中写为了“朱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作者,发布更多奇特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