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12月发射升空的中国“嫦娥4号”任务成绩优异,代表中国探月事业一直在进步。 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19年1月到达月球背面,是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玉兔二号在着陆的同时还在月球背面种植物,这也是人类首例。最近一次太空任务是搭载在鹊桥通信卫星上的荷兰-中国低频探测器,该太空项目由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所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共同筹备。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精通射电天文学,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之一Westerbork合成射电望远镜。据悉,荷兰-中国低频探测器将协助“嫦娥4号”观测,具有80千赫-80兆赫的无线电频率。

中国和荷兰合作的NCLE项目将首次在月球背面设立射电望远镜,这个位置的一大优点是没有来自地面的无线电干扰。不过月球背面也因此接收不到无线电信号,只能通过鹊桥通信微信作为沟通中介。NCLE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完成关于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实验,尤其是探测并收集21厘米内的数据,也就是宇宙早期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暗宇宙一直都是天文学家曾经无法企及的一个高度,他们只能通过观察宇宙大爆炸发生后遗留给人类的光来解释宇宙中的难题。第一批恒星、星系如何形成、暗物质及暗能量对宇宙的作用就是这样弄明白的。目前,“嫦娥4号”任务已经准备在月球背面进行无线电天文台操作,开启任务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荷兰无线电实验室经理Marc Klein Wolt介绍,荷兰-中国低频探测器项目有望在月球背面进行长达14天的观测。这一项目的成功执行预示着太空无线电设备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除了两国的科学家,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双眼睛正在密切关注着这个项目的首次无线电测量结果。荷兰科学家表示,太空中终于出现了一台荷兰出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以及这台射电望远镜的优秀性能将在测量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揭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一长,天线的进展随之减缓。合作小组当机立断决定先利用已经部署好的天线进行数据收集,另外的事情以后再处理。基于目前的天线部署,已经能够捕捉到130亿年前的信号,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8亿年。如果天线全部部署完毕,那么收集的效果可想而知,应该能够收集到宇宙大爆炸刚刚发生后的那段历史信号。到时候,天文学家就可以观测到当第一批恒星形成时以及第一个星系由星团聚集而成时的景象。不仅如此,天文学界关于宇宙的第一道光等系列无解问题都将被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