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闻名全球,到近代西方科技发展:热力学、化学、生物学......蒸汽革命、电力革命,再到现代及当下的:互联网、物联网、5G、AI等等,科技发展带动材料变革,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譬如改性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对石油资源的快速消耗,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各国重要关注焦点。对于可再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缓解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情况的有力方式,源自动植物、微生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则迎来发展新机遇。

天然高分子是存在于动物、植物及生物体内的高分子物质,包括天然纤维、天然树脂、天然橡胶、动物胶等,其主要成分有: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壳聚糖、淀粉、蛋白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天然高分子为生活资料和生产工具。从19世纪起,经过化学反应,人们开始把天然高分子制成最早的塑料和化学纤维。

1839年,橡胶的硫化标志着天然高分子改性时代的开始!1868年,纤维素的硝化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塑料——赛璐珞诞生。至今,天然高分子材料已经运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用图很广,但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品种较少,且性能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而通过共聚-共混、接枝共聚、交联、嵌段共聚、放电处理、臭氧处理等各种方式进行改性处理,不仅可增加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品种,而且也更完善天然高分子材料性能,使其更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改性技术的推动下,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近几十年工业化加速,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人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需材料很多都被不健康高分子化学材料替代,致使人类遭受重大疾病甚至患癌数量与日俱增!

如今人类对健康的渴望前所未有,对绿色、健康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呼声日渐高涨,改性植物高分子材料的快速发展应用便可力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医药领域,经过化学改性的可降解植物淀粉微球可以刺激凝血的活化和触发体外血小板的结合,止血范围从局部止血跨越至大出血止血;在服装领域,改性植物纤维粘胶纤维与棉毛混纺,吸湿性好、穿着舒适。

在道路领域,改性植物木质素乳化沥青作为胶结材料用于路面局部修补。此外,在基建、日化、军工......等越来越多行业都有改性植物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项目组部分成员合影)

在涂料领域也不乏探索植物高分子材料运用的企业,糯米图创立全新涂料品类”植物涂料“,就是传承中国千年古法”糯米砂浆”,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对天然植物高分子材料的创新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年初,为了提升糯米图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糯米图-植物涂料与中南大学强强联合,达成技术战略合作,致力于天然植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特聘中南大学段学臣教授为研发总顾问(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典皇家工学院材料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刘小奇博士试验室为项目执行方,将联同糯米图企业内部技术工程师、国内一线原材料供应商组成联合研发团队,全力投入“糯米基高分子材料”项目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发团队将通过国际领先的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糯米植物高分子材料在涂料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产品的施工性、拉伸强度、耐水性和耐候性等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糯米基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仅仅是糯米图探索植物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开端,未来的开发或将突破糯米、玉米等原料,扩展至各种植物及其他生物体;而应用范围亦或突破涂料领域,延伸至建材乃至家居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糯米图对“糯米基高分子材料”的持续研发投入,是对品牌使命和价值观的完美阐释!

未来,随着植物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将为人类追求健康的生活、自然宜居的环境提供更多可能性。

糯米图,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一路前行,致力于通过生物、纳米科技应用技术,为人类回归自然宜居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终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大学介绍

中南大学介绍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简称“中南”,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2011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也是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重要成员。

中南大学是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十所大学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学臣介绍

段学臣介绍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瑞典皇家工学院材料系作高级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现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主要进行纳米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中国颗粒学会会员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员

美国纳米学会会员

《中国颗粒技术》杂志编委。

有20余种先进材料生产开发的新技术

曾通过鉴定成果3项

获部级科研二等奖2项

市级三等奖2项,

专利成果2项

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38篇,

其中SCI,EI收录论文14篇。

研究成果

1、近年曾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射频磁控溅射铜锌合金纳米膜微观机制研究》等2项;

2、国家“十五”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项目《多功能纳米金属氧化物导电涂料的研制与开发》1项;

3、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超细氧化锡及其复合粉末的研制与开发》等2项;

4、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纳米材料改性绿色建材新产品研究与开发”1项;

5、国防科工委民口配套项目《特种粉末冶金触头(大负荷触点材料专题)》1项;

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半导体超细粒子/共轭聚合物多层膜自组装体系的研究》和稀土敏化型低维纳米材料的调控合成和性能研究》等省部级有关项目10余项;

7、主持国家科技部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纳米ITO隔热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完成了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的工业性试验和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小奇介绍

刘小奇介绍

中南大学博士

研究方向

浮选理论与工艺;纳米材料的制备;

功能材料的制备;复合材料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