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技术限制不仅体现在技术转移上面,更重要的表现在技术和产品的垄断上面,半导体行业更是如此。在半导体的发展上,中国从最初的并驾齐驱,经过半个世纪后却已落后太多。在华为海思自主数字芯片于今年大量配备华为自有设备之后,中国更有意义的半导体产品——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也已实现国内供应。之所以说更有意义是因为这颗产品是技术、设计和生产都在大陆,其可控性很强,同时这对内存芯片行业的全球三家垄断现状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12月3日,合肥长鑫存储宣布,它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的生产商。而根据观察者网的报道,明年也就是2020年的第二季度,长鑫存储的月产能将达到4万片/月,这个产能大还是小呢?从全球的角度来衡量,这个产能将会达到全球内存产能的3%(同时,2018年全球市场容量830亿美元)。当然,这还只是长鑫存储的第一个工厂,长鑫存储还准备再建设两个工厂以增加产能。这个消息对于垄断的内存行业来讲无疑就是一声惊雷,因为不仅长鑫存储今后要继续扩大产能,更重要的是长鑫存储的地点在中国这个电子产品最大生产国的腹地,同时还有半导体产品国产替代的巨大趋势作为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半导体的存储芯片市场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韩国三星、SK海力士以及美国的美光占据了全世界95%的市场份额,各国政府似乎也无能为力——例如中国也约谈过这些厂家,似乎没有下文!而且,中国建设中的存储工厂福建|晋|华,由于美光半导体在美国发起专利起诉,已经基本上处于停建状态。所以这一次长鑫存储的产品上量绝对会对这三家企业形成有力的冲击,而且现阶段还是内存芯片价格低谷时期,长鑫存储的加入更加使它们心中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此前,来自韩国的媒体已经在为韩国半导体企业例如三星、SK海力士开始担忧了,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华为是三星的第五大客户,华为采购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内存芯片。韩媒担心,一旦中国自有的存储芯片厂商量产,加上华为供应链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三星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订单将会不断下降。作为韩国最大、占据韩国DGP20%的三星,其业绩下降那将是“惊天动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担忧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韩国,其实美国的美光半导体更是一个早行者。上文提及的福建|晋|华停建就是美光利用知识产权来阻击中国半导体内存厂商建设的最早行动。一旦中国正在建设的几家内存厂商全部投产(还有合肥睿力、长江存储等),中国在内存芯片领域逐步完成自我供应的前提下,还将会严重冲击和改变现在全球垄断的市场格局,而这对于正获取垄断利润的三家韩美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坏消息,相信它们的内心不仅是焦虑的,而且也有了一定的行动方案。它们的垄断利益受损已经是事实,只是让这个事件来的是早一点还是晚一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