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炊烟云雾萦绕在参天古树之上,吊脚楼旁,朴实厚重沉淀于生活场景之间……陈红旗用一部《岜沙手记》,记录了苗族树葬、婚礼、选举巫师的场景,在时光中留下一个个静谧而原始的印痕。2019年12月10日,《岜沙手记》讲座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楼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座现场

《岜沙手记》既是一部画集,也是一部散文集,由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11月29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发布,共有20个篇章,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油画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岜沙荣誉村民陈红旗。在集子中,作者用油画、素描、日记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岜沙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岜沙苗族同胞淳朴、宁静的民风民俗,诠释了贵州苗族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与悠久,记载了自己长达三十年的岜沙情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红旗(右起第七位)与参会嘉宾合影

讲座上,陈红旗分享了《岜沙手记》的创作过程。他说,岜沙苗寨藏在深山丛林中,那里还保留着我们祖先的生活习俗,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夜不闭户,与世隔绝,时光在那里仿佛停止了,《岜沙手记》就是以艺术的方式还原我们心中的那个家园。谈到艺术理念,陈红旗表示,艺术就是自己的感觉和心愿,艺术创作要有信仰,要做到“愚”、“深”、“贫”,静下来思考,才能创造出纯粹的艺术。

贵州师范大学部分师生及省内部分艺术界人士参加了此次讲座。

陈红旗部分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藏天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