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三国武将之中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蜀汉武将之中的翘楚之辈,也是整个三国时代武将群体中的佼佼者。他第一个创造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战场传奇,在荆襄之战中独当一面,独自发起北伐中原,以一己之力挑战强大的曹操,水淹七军,生擒曹魏名将于禁,打得曹操差点迁都,取得了任何武将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辉煌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关羽的巅峰期与他的末日,几乎一前一后同步到来。关羽在取得空前未有的大胜利的同时,失败的阴影已经悄然笼罩了他。建安二十五年初,曾经威风不可一世的关羽,单刀匹马落荒而逃,被东吴生擒活捉,死在刀斧手的利刃之下。在关羽的败亡过程中,魏国大将徐晃的一支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的发展达到高峰期。当年正月,刘备在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中大获全胜,在定军山下阵斩曹魏名将夏侯渊,把蜀汉第三个根据地汉中收入囊中。当年六月,刘备派遣孟达刘封发起房陵之战,成功从曹操手中夺取上庸三郡,与关羽镇守的荆州连成一片,整个蜀汉形势一片大好。

就是在此背景下,刘备想乘胜追击扩大战果,让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上,北伐中原。关羽带领大军,直扑曹魏重镇樊城。樊城在关羽猛攻下岌岌可危,曹操见势不妙,派遣大将于禁带领三万人援救樊城。时值盛夏,战场附近的汉水暴涨,关羽因势利导,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全歼曹操的援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自起兵以来,何曾遭受过如此大败,曹魏面临的形势一时十分严峻。曹操紧急调派大将徐晃,带领人马前往樊城抵御关羽。徐晃也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胸怀韬略谋勇兼备,堪称一代良将,但要想依靠他一人之力战胜关羽,也是殊为不易,在樊城外与关羽形成对峙。

关羽声势日盛,气焰熏天,让东吴的孙权坐卧不宁。关羽的势力进一步强大,也对东吴构成威胁。孙权于是主动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他愿意与曹操联手对战关羽,东吴出兵偷袭关羽后方的基地江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手下谋士董昭,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向曹操建议,孙权的这封信可以作为克敌制胜的利器。他提议让徐晃故意泄露这封信给关羽,让关羽知道自己已身陷险境,从而瓦解其军心斗志,说不定会收到意外之效。

曹操司马当成活马医,依从董昭之计,把孙权的信送到徐晃军前。徐晃依计而行,他来到关羽营寨外,把这封信用一支箭射入关羽营寨中。徐晃射出的这支箭,成为襄樊战役的转折点,也成为关羽人生转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看到这封信后,顿时惊疑不定。他无法判断,这到底是不是曹操的疑兵之计?孙权是否真会出兵端了他的老巢?一时之间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吴子兵法》有云:“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起于狐疑”,用在此时的关羽身上恰如其分。关羽部下将士也受到这种情绪感染,都在担心自己的家属在后方的安危,兵无斗志,开始出现军心瓦解的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羽如果此时迅速回师,还有极大可能抢在孙权面前保住江陵,如此一来,荆襄之战又是另一番结局。然而时间就在关羽的犹豫不决中一天天度过,最终他既未能及时攻克樊城,歼灭徐晃,孙权也抄了他的后路,一代战神关羽兵败身死。徐晃的这支箭,就这样击碎了武圣关羽的不败神话,也成为蜀汉发展史上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参考资料:《三国志》《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