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怕出身低”。中国古代有很多草根皇帝,出身贫寒却志在天下,最终位登九五之尊。汉高祖刘邦是一个酒徒无赖,汉昭烈帝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宋武帝刘裕也跟刘备是同行。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更是穷得叮当响,父亲死了都买不起一口棺木,拿草席一卷就给埋了。天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23年考不上一个秀才,被迫当私塾先生勉强糊口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这些草根皇帝,很多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一般,甚至目不识丁者也并非鲜见。不过,他们这些大老粗当了皇帝之后,生怕被人嘲笑自己粗鄙无文,影响形象,于是竭力想把自己打造成文武双全、英明睿智的天才形象。诗歌是古代文学体裁中的主流,诗人们也往往受到世人千年传颂,于是,闲来无事写几首诗,成为很多皇帝们装点门面的常用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就留下了不少诗篇。朱元璋虽然小时候一天书都没读过,斗大的字不识半口袋,但他在开国战争中、以及当了皇帝之后,因为工作需要,每天批阅公文、阅读奏章,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业”,很是恶补了一番文化课。

好在他身边并不缺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如朱升、刘基、章溢、叶琛,哪个都是学富五车的一代文坛宗师,在他们悉心教导下,朱元璋本就天资聪颖,文化水平得以很快提高。他的很多诗作,在诗坛高手眼里仍然不脱打油诗的窠臼,但细细读来,确实也别有一番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在行军野营时,写过一首《无题》:“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虽然简单直白口语化,没有那么多典故与文采,但整体气势粗犷雄浑,在浓厚的生活气息中,透露出一股掩饰不住的冲天豪气。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还写过另一首《无题》:“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寥寥数语,把他当皇帝期间勤政忧劳、日理万机的忙碌程度,活灵活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描写帝王生活的众多诗作中,这首诗以其角度新颖、风格真诚朴实而独树一帜,也得到后世一致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比较起来,“天王”洪秀全的打油诗,实在是贻笑千古。洪秀全大概属于那种天生不是读书材料的人,读了半辈子书,文采诗才一无是处。他还是一位诗歌爱好者,一生留下诗作500多首,但大都是不值一笑的粗陋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天父诗》系列之一:“妖魔害尔在梦中,迷坏尔魂叮咚咚;遵爷圣旨脱凡心,任鬼万害都是空”,大意是让人们谨遵他的圣旨教诲,不要听信邪魔外道的蛊惑。不仅毫无格律可言,更为让人忍俊不禁的是,第二句末尾的“叮咚咚”是啥意思?无论怎么联系上下文,都觉得这三个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洪天王为了押韵,胡乱凑上去三个字,态度之草率敷衍,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天王写诗成了癖好,连给英国人的国书都写成了诗歌形式。他的大作《赐英使额尔金诏》写道:“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爷排定定今来到,替爷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言语之粗俗简陋,水平之低劣不堪,称之为打油诗实在都算高抬。洪天王却浑然不觉,还专门把他的诗作编成一部《御制诗集》颁行天下,本来想自高身价,结果适得其反,让有识之士看穿了他的真实面目。没文化不要紧,到处写诗附庸风雅就是他的不对了。

参考资料:《明史》《天父诗》《赐英使额尔金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