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崇祯给了袁崇焕机会的。给了袁崇焕全权。给了他2年的时间。给了他辽东全权。他也给了崇祯五年复辽的承诺,虽然后续马上就反悔了,说是“聊慰圣心”。并不断向崇祯要钱、要兵、要权,崇祯都给了。

后金大战略家皇太极

事实上后金能够扭转局势,最终入主中原,皇太极可说功莫大焉。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后金可以说局势相当危急。皇太极在政治上是四大贝勒之一,内斗斗争激烈。在战略形势上,后金西南面是坚固的宁锦防线,东面是朝鲜和明朝的毛文龙部,虽然力量不强,但总是在后方不断骚扰,是一大隐患。而且毛文龙的海上基地成为辽东汉人逃难的收容所,从辽东前后逃去之人“数十万计”,西面蒙古最强大的察哈尔部林丹汗与后金长期交恶,势不两立。邻近的喀尔喀部在明朝的挑拨利诱下,前后三次背盟,进攻科尔沁,袭击后金的使者,抢掠财物。土默特、敖汉、奈曼、喀喇沁等部散居各处,并不听命。后金在军事上处于一个孤立的被包围状态。经济上后金当时发生饥荒,即使有黄金白银也换不到急需的粮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短短两年,通过与袁崇焕的议和,后金得到宝贵的喘息机会,先是打败了蒙古喀尔喀部,然后发动针对朝鲜和毛文龙的“丁卯之役”。打败朝鲜,并与朝鲜订立“兄弟之盟”,把毛文龙赶下海。这个过程中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在忙着修城,坐看属国朝鲜投向后金。

他的如意算盘是一路修城修到后金地盘,然后全辽就复了。可惜皇太极收拾了朝鲜回头来就要阻止你修城了。袁崇焕修的城除了锦州宁远依靠坚城大炮守住,其他大凌河、小凌河主城被后金拆迁大队给强拆了。这就是袁崇焕的一大战功——宁锦大捷。事实上,后金虽然没有攻下锦州和宁远,但袁崇焕的建筑商工程是干不成了。所以袁崇焕的战略事实上已经失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崇祯上位之后重用的袁崇焕继续这一战略。还是与皇太极书信往来不断,甚至不顾这时候蒙古大部已经投靠蒙古的事实,资助蒙古部落大米,这些米大部分通过蒙古人这个中间商的手转交给后金,解决了后金的饥荒问题。然后在解决了在后金后方可以牵制一下后金的毛文龙部。

最终,还在与后金书信不断的过程中,后金绕道蒙古打到了北京城下。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想一下:你要求的我全部给了你,你向我承诺“五年复辽”。结果不到2年,后金被你平到北京城下来了。你是崇祯你会怎么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复盘历史,我们会发现,皇太极确实是一个不世出的战略家。抓住机会,把周边的敌人全部变成盟友。借与明朝议和的短短的时间。让袁崇焕这个明朝东北方面的最高指挥官设置的防线变成被绕过的“马奇诺防线”。相比之下,袁崇焕的战略就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