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数据分析科普,这是一篇有关银行与科技应用的文章,相信您读完后能有所收获。

科学技术是银行业的基础,虽然从历史上看,我们很难说银行业是技术部门的一部分,但它是一个专注于传输、存储、整理、检索、转换数据的行业。这样的情况使得银行业与信息技术的变化密切相关,并成为信息处理的巨大用户。

科技从根本上改变了银行业,而这种变化是持续发生的,因为它不仅包括硬件网络和软件方面的发展,而且逐渐包含了商业模式方面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那些改变银行信息处理的一些创新,并通过描述这些创新的逻辑来对现有的技术影响进行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行业与科技的渊源

银行业与科技的渊源

对于银行来说,处理、保存交易记录并提供用户对这些记录的访问是业务开展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消费者。比如,1958年计算机问世不久,还在被用于科学领域的数学建模时,美国银行就已经与通用电气签订合同,订购了32台这种早期的巨型计算机。这些机器由斯坦福研究所和通用电气公司历经5年研究而来,采用了当时最新的磁墨水字符识别技术,该技术允许机器在整理数据时自动操作。美国银行利用这些机器检测客户的账户数据,过去的工作人员每小时只能处理250笔交易,而这个机器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36000笔信息的自动核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计算机在银行的使用开创了一个数据集中、自动化处理和规模经济不断增长的时代。银行是信息的大批量处理者,每天更新账户、登记交易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因此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大批量工作,而工作的规模越大,银行的经营成本就越低。

“一网打尽”的利润策略

“一网打尽”的利润策略

到了20世纪90年代,银行业已经确立了以技术为主导的战略。它将新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智能客户为目标同时也利用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模式。银行将开始把客户价值视为一种资产,并积极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

人们通常认为, 20%的客户为银行带来了80%的利润,如果一家银行能够识别出那些20%的客户,那这种技术就是非常有价值的。确定20%是市场营销的艺术,但这些技巧需要通过科技的手段。银行在客户周期价值技术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的原因正在于此。然而,这种过度的关注导致人们对数据的使用产生担忧,毕竟银行不应该舍弃剩余80%的用户。

银行的另一个重要利润来源于客户购买的配套产品。我们都知道,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账户是难以盈利的(甚至银行要向客户提供利息),但是银行可以向用户提供信贷服务或者财务建议来获得利润。这种收入型服务的增长是迅速的。1998年,每个客户的银行平均产品数量为3个,到2004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6,而在2015年每个客户拥有约6.11种银行产品。为这些客户提供大量业务同样离不开对技术的大量投资。所以银行不仅需要针对高利润客户的价值系统定位,也需要开发几十种不同产品的交易系统,为普通客户提供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种“一网打尽”的策略还有一个问题:银行必须掌握大量的技术变化。虽然在经济领域,企业可以专注于一条技术轨道,但银行的战略意味着,它们必须同时兼顾多种发展道路,这些发展道路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随着时间推移,旧技术可能取代新技术成为主流,也可能走向穷途末路。不过,银行业并没有主动开发核心技术,相反它实际上是技术的超级用户。对银行来说,重要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如何利用这些创新改进扩展其业务模式。

挑战者银行的搅局行动

挑战者银行的搅局行动

挑战者银行指那些和传统的资产负债情况不同的新型银行,比如网络银行。它们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并已经削弱了传统银行的地位。关于挑战者银行的发展,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1. 现有的软件技术已经变得更便宜,开发成本也更低,这会影响银行业的经济规模吗?新一代挑战者银行能利用这一点吗?
  2. 2. 挑战者银行需要自己的技术平台吗?有了基于云的应用程序,新的银行能否减少这种硬件投资?
  3. 3. 当传统的聚合服务可以通过一个公共接口将多个金融服务提供商连接在一起,从而将银行的各项服务外包时,“全服务”的银行模式是否仍有意义?

一些挑战者银行正用行动回答这三个问题,它们通过专注于使用精简的账户模式来建立新的客户群,并向用户提供盒装银行”的分散服务。它们既不希望填补每一个业务渠道,也不想将这些事件作为它们的核心事务。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银行希望和传统的银行一刀切式地断绝关系。它们只是提供了一个集成服务的精简版本,并将自己作为服务网络的核心。当银行本身不提供特定的产品时,它可以避免合规成本以及相关的风险。但是,用户通过平台选择合作伙伴业务时,它仍然需要向这些银行缴纳费用。这种合作模式意味着,挑战者银行不需要建立生产全系列金融产品的能力,就可以向客户提供全面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客户数据和核心银行业务能力都处于云端时,这种成本效益极高的模式是否有一定风险?如果银行只参与部分的数据处理业务,那么这种新型的虚拟主体才是现有银行的真正挑战。这给银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尤其让大型银行的硬件投资受到质疑。从这些角度看,也许挑战者银行和传统银行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