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诊室中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肩颈疼痛困扰2年多的游先生第一次来我这里就诊,根据他的情况我初步诊断为颈椎病,给予了他针灸治疗,这也是他第一次做针灸治疗。帮游先生扎针的时候并未反馈有什么不适感觉,但当我转身处理其他事情不到两分钟的时候,听到护士说:“林医生,刚刚做针灸那病人好像晕针了,麻烦您去看看。”当我走到病人身旁时,见到他面色苍白、头面大汗淋漓,手脚冰凉,只见他说了一句“医生我有点晕”便伏头在治疗床上,差点晕了过去。

看到这种情况,考虑患者为晕针反应,立即把针灸针拔除,并把病人改为平卧位,去掉枕头,嘱吸上氧气,指按人中2分钟,并予少许温开水。病人症状也逐渐缓解。

晕针是临床针灸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轻者可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四肢冒冷汗、肌肉收缩,重者可能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短暂的意识丧失以及血压下降等一系列虚脱的表现。那么对于针灸治疗引起的晕针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初步了解:

  01 什么是晕针?它会有什么表现?
  02 那些人可能会出现晕针?
  03 有这些表现,除了考虑晕针之外,还要考虑什么?
  04 出现晕针要如何处理?
  05 怎么做能预防晕针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什么是晕针?它会有什么表现?

晕针指的是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它是一过性的疼痛性休克,属于反射性、血管性昏厥。往往是由于外界的强烈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兴奋亢进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的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使得脑血管流量广泛减少,短暂性脑供血障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候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针灸治疗以外,常见的静脉采血中亦有不少人会出现晕针的情况,大体上可表现为以下3点:

1. 先兆期:针刺治疗过程中或针刺治疗后,患者自诉出现头晕、心悸、恶心欲吐、四肢软弱等症状时,可能提示出现晕针的情况。

2. 发作期:晕针发生时间一般较短,当晕针发作时,患者往往表现为意识恍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血压偏低、心率减慢、脉搏细弱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瞬间倒地、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甚至休克。

3. 恢复期:经过休息或处理后,患者一般会进入恢复期,这时可表现为神志转为清醒,面色由白转红,四肢转温,心率、脉搏转为正常。

02 那些人可能会出现晕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针灸之前操作医生一般均会与患者沟通说操作的过程可能回引起一些疼痛不适,交代患者注意事项,出现相应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及时处理,但是晕针发生也是因人而异的,以下几种患者多见:

1. 首次接受针刺治疗、精神紧张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当针体进入体内时,瞬间疼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使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针。

2. 空腹、处于饥饿状态的患者:不少的患者为了在早上尽早的完成针刺治疗而未进食早餐,最后出现晕针,其实,当人体处于空腹或饥饿状态时,人体的血液会受到浓缩,血容量不足而引起晕针。

3. 处于劳碌疲惫状态,或大汗、大泻、手术及大出血后的患者;

4. 治疗时取坐位的患者:坐位时,回心血量会相对减少,可引起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5. 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的患者;

6. 青壮年患者:青壮年机体反应正常,敏感度较高,疼痛阈值亦相对较高,较其他人更易发生晕针。

7. 有晕针史的患者;

除了以上所述的7种情况之外,医生注意力不集中,取穴位置不准,操作手法不熟练也是引起针刺治疗晕针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有这些表现,除了考虑晕针之外,还要考虑什么?

因晕针常常发生较突然,常于针刺治疗相关,诊断不难,但随着针灸技术的发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治疗的广泛使用,目前亦需与药物过敏性休克相鉴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药物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 诱导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织胺、缓激肽、五羟色胺等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器官, 使平滑肌收缩, 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高, 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皮疹、药热和血清样反应(面部潮红、药热、关节痛、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再次用药症状会更加严重。但晕针没有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等症状,更不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病等,一 般3~5min可自行恢复,继续用药不会发生反应。

04 那么出现晕针要如何处理?

患者往往是在医院进行针刺治疗时出现晕针,这是一般有专业医护人员在旁,患者应及时呼叫,并配合医护人员作进一步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医务工作者,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

2、将患者改为去枕平卧位,宽松衣物,并可抬高下肢15°~20°,增加静脉回流 。

3、给予吸氧,指压或针灸人中、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或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

4、适当保暖,可口服热开水或热糖水。

一般3~5min即可缓解。若仍不省人事,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急救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晕针发生时可采取一人抱、二人抬等方法搬动患者,严禁以扶持方法搬动患者,以免因体位改变加重脑部缺血,使晕针加剧,对原有心脏病的患者,应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防止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意外发生。

05 最后,患者怎么做能预防晕针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每一位进行针刺治疗的患者心中都会有少许的恐惧,为避免晕针的发生,为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放松情绪,可在针刺治疗前询问医师,了解治疗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注意事项,消除心中疑虑,缓解心理压力,避免不必要的紧张;

2、避免在空腹、饥饿、劳累、大汗大泻后进行针刺治疗,如对疼痛敏感者,可向操作医师说明,尽量使用温和手法进针及减少运针手法;

3、首次治疗的患者应尽量采用平卧位,以利于机体放松;

4、对于有晕针史的患者应提前与医师说明,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5、当出现头晕、出冷汗、心悸心慌、恶心欲吐,甚至意识恍惚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配合医生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