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各种顶尖的牛人数不胜数,比如商周时期的姜子牙,比如战国时期的管仲和商鞅,比如秦汉时期的张良和萧何等;但是这里要说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另外三名人物,论功绩而言,或许不如以上所说的哪些人,但论传奇程度,这三人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TOP、3 诸葛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是活跃于汉末至三国时期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早年父母双亡,是他的叔父诸葛玄将他抚养长大,后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和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在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最传奇的是什么?就是他还在隆中的时候,就已经给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而且还完美的实施了;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诸葛亮都颇有建树,乃是历史上少有的顶尖全才。但可惜的是,由于关羽的鲁莽冲动,以至于丢了荆州,使得“隆中对”后期最关键的计划落空了。

TOP、2 王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猛是活跃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人物,而且他还是曾短暂结束过十六国纷争局面的传奇人物;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赵的徐统和东晋的桓温都曾想招揽王猛,但都没能成功;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

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差异,王猛有何资格能入选其中?因为王猛同样是文治武功都极为杰出的奇才,虽然他辅佐的并不是汉人,但却是当时少有的雄主,苻坚原本只是一个落魄的王子,但是在王猛的辅佐下,却成了雄踞北方的霸主。可惜的是,在王猛死后,苻坚并没有听从王猛的遗言,急于一统天下,结果被东晋所败,北方大地又迅速恢复到当初的战乱时期。

TOP、1 刘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要说的这最后一位,就是刘基刘伯温了;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何是刘伯温呢?刘伯温是元至顺年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后朱元璋闻刘伯温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后被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但朱元璋对神鬼莫测的刘伯温极为忌惮,故而将其赐归。于是刘伯温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刘伯温是最传奇的一位,也是最惨的一位;他是罕有的奇才、全才,但他没碰到对的人,他辅佐朱元璋先后击败了多位强敌,比如张士诚、陈友谅等,但他最终却因受到朱元璋的忌惮而死于非命(据说是朱元璋让胡惟庸下的毒);而诸葛亮和王猛,都算是善终,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