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常语: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而三国之所以吸引后世之人的不断品读,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它的那种英雄特质。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而那些叱咤风云的名将群体无疑更像是英雄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吕布,这位臂力过人、自称“飞将”的顶级名将,自然也是当时的一代英雄。所谓“前三国看吕布”,看的就是吕布的英雄风采。 然而,在初平三年(即公元192年)的八月,吕布这位昔日骁勇善战的名将,却败于李傕和郭汜之手,甚至被他们赶出了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着哪些恩怨情仇呢?面对李傕和郭汜的围攻,吕布为何丝毫没有应对之策呢?

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自杀卓后,畏恶凉州人,凉州人皆怨。由是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卓死后六旬,布亦败。”由此可知,吕布诛杀董卓以后,董卓原先的心腹爱将李傕和郭汜等人为报董卓之仇,便率军反攻长安,一举击败了吕布,将吕布赶出了长安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傕、郭汜之所以要反攻长安,则主要是由于吕布和王允执政后,对董卓帐下的凉州兵将没有任何饶恕之意,从而激起了以李傕、郭汜为代表的凉州兵将的反抗。按理说,吕布之勇,在当时足以称得上是天下无双。但为何面对李傕和郭汜的反攻,表现得却如此不堪呢?吕布之败,究竟败在何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个人分析,本人认为:吕布之所以不敌李傕、郭汜,甚至被赶出长安,是由以下原因所致:

其一:内部叛变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长安自被董卓占据以后,戍守的将士多为董卓所带去的西凉军士。吕布诛杀董卓后,对这些西凉军士不仅没有任何的抚慰,反倒是史书中所说的“畏恶凉州人”。

正是这一举动,不仅逼迫李傕、郭汜等人殊死反攻,更是造成了长安守军内部的叛变和分裂。也正因如此,吕布守城仅仅八日,便遗憾战败。战败以后,吕布便率领百余骑兵,带着董卓的首级狼狈逃出了长安。

其二:兵力对比过于悬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长安之战来看,吕布用来镇守的长安部队远远少于李傕、郭汜等人所率的西凉军队。当时李傕、郭汜为了一举拿下长安,还纠结了樊稠、张济等西凉名将。

因此,准确地说,吕布不是以一军之力对二军,而是以一军之力对李傕、郭汜、樊稠和张济的四支军队。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即使吕布如何骁勇,也难逃败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再加之当时吕布身边并没有顶级的军事谋士,使得本就有勇无谋的吕布更加处于不利局面。而反观李傕、郭汜身边,则有谋士贾诩坐镇,成竹在胸,从而加速了吕布的败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郭汜反攻长安的过程中,曾和吕布有过一次单挑。据记载:当时郭汜在长安城北,吕布打开着城门,意欲和郭汜单挑一决胜负。此次交战中,吕布以矛刺中了郭汜,郭汜则被左右军队所救,最终双方各自罢兵。由此可见,吕布的个人武力水准还是远在郭汜之上的。

然而,仅靠武力是挽救不了战争的胜负局势的。尽管吕布骁勇善战,但本就兵微将寡的吕布,加之内部叛变,使得他一直就出于内外交困之中,最终不敌李傕、郭汜,进而失去长安,也便成理所当然之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吕布之败,非武力不敌李傕、郭汜等人,实乃形势所致。而吕布自长安出逃以后,便也开启了逐鹿中原的征程,而终成一代割据雄主。

以上是本人原创内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如若对文中观点有不同看法,敬请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