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布剧院、音乐厅以及特色商业中心的时代广场(Times Square),是纽约的重要地标。广场四周繁华的百老汇剧院、大屏幕广告和眼花缭乱的宣传视频,展示了曼哈顿强烈的现代都市特性。詹姆斯特劳布(James Traub)曾在《时报广场利乐一世纪》一书中评述道:

“时报广场成为了纽约的市集,一个人们聚集、等待和庆祝大事的地方,无论是在棒球世界大赛还是总统选举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2日,这个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广场,迎来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家们。广场中心的一块巨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12月13日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巨幅海报,以及指挥俞峰教授和八位作曲家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午十点,中央音乐学院演出团的全体成员集体出现在了时代广场,成为了纽约繁华的都市景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时值仲冬,大雪初融,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家们的热情、生机与活力,为这个寒冬中的都市带来了一丝浓浓的暖意——这次演出活动,无疑将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音乐的魅力就在于超越了时空和一般的语言,在不同的时空中具有相似的“不可言说的言说之意”。本次音乐会8首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作品,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家们的演绎一定会证明这一点。对于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的乐手们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集体走出国门,并即将登上世界的顶级舞台。这支刚刚成立两三年的职业交响乐团,已然创造了历史,这一刻属于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接受完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之后,俞峰院长受邀前往美国中文电视台(SinoVision),参加该台《纽约会客厅》栏目的单独访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主持人长达近一小时的对话中,俞峰院长详细介绍了此次演出的背景和意义,畅谈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办学特色和远景规划,分析了在新的历史时期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面向新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大潮中,音乐家应该承担的新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俞峰院长表示,从2017年至今,学校连续三年举办“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新作品音乐会”,在林肯艺术中心、卡内基音乐厅首演。此次选择了中国8位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在卡内基舞台上呈现。通过持续不断地推出这些优秀作品,可以让美国的观众看到中国作曲家们的创作思考、尝试和行动,以及当前创作的水准和境界;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中国音乐发展的新面貌。俞峰院长表示,作为指挥家,他本人为音乐家们的创造感到骄傲,他们的不懈努力应该让世界看到。他说,通过将优秀的作品集中展示,用集体的力量发声,比单个个体更具有影响力。事实表明,这次演出的票房很好,远高于预期。

俞峰院长谈到,在艺术的创造中,乐器只是表达的手段和工具,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音乐表达精神的内涵。中国人的艺术思维在音乐的体验和音响的表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写意”的风格代替了“写实”,已经成为了新的时代趋向,而这正是东方思维的特点。他认为,当今世界在变化中不断走向融合,使中国的原创音乐有机会走向世界。当代的艺术创作能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拥有开放式思维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前提,他以歌剧为例说明这点。中国作为后发者,在歌剧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目前尚缺“高峰”作品。他认为中央音乐学院有责任、有信心整合各种资源,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路,推动包括歌剧在内的音乐艺术的发展。

俞峰院长说“真正的作曲家和科学家一样,是“见人所未见”的先行者,是用创造力来领先时代的。而中国的许多作曲家往往既能为大众而创作,创作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作品;又能探索新的方向,创作出具有前沿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非常重视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始终引领着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通过不断总结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指挥人才。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央音乐学院国际指挥大师班,更是吸引到了包括维也纳音乐学院在内的世界顶尖音乐学府的学子前来。其他专业也是如此,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曾韵同学在新一届“柴可夫斯基大赛”的圆号比赛中勇夺第一,还有朗朗、王羽佳等一批活跃于世界舞台的知名音乐家们,这些举世瞩目的成绩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巨大发展,说明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雄厚而强大的教学实力。

最后,俞峰院长表示,作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大本营,中央音乐学院将会进一步全方位地重视创作、表演、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为世界输送顶尖的专业人才。同时,将在未来十年,持续不断地将当代中国“最先进”、最杰出、最有价值的音乐作品推向世界,并借助音乐作品,不断推动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俞峰院长的发言无疑具有深意,他作为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军者,在覆盖全美的电视台上,介绍了中国音乐创作和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现状,发出了中国声音,传达了不断推进音乐交流与发展、不断增进文化理解与互信的决心、信心和力量。

俞院长的这次访谈、卡内基音乐厅的音乐会,以及纽约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会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开始吗?

也许,本次活动结束后,站在纽约这个文化大熔炉的某个街心的十字路口,我们可以轻轻地说一声:未来已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中央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