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打坐1000日无法开悟,却因见“小丑”表演,参透内心禅机 | 文 三只眼文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禅师对禅修者的接引常多机变,方式千变万化,不一而足。禅宗先贤认为佛法不可思议,用心即乖,开口即错,为了杜绝思虑妄想、考察慧根深浅,禅师接引学人时,绝不明说禅机,多棒喝交施,促其开悟。

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曾在《四料简》(又称《四料拣》)中,将禅修接引执法概括为4种法门:夺人不夺境,意为针对我见深重的学人使用,重点在于破除对人我见的执著;夺境不夺人,专门消除人心中的法执,破除以法为实有的观点;人境两俱夺,久参不悟的人,我执和法执都很深重,必须当下用力破除其我、法二执;人境俱不夺,当参修到人我、法我都无执著的境界,二者都无须破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人",代表主观存在,而“境”是指相对于“人”的客观存在,“夺”意为运用禅机消除人、境等对象的实有性。至于夺与不夺,就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因势利导,最后的目的都是要达到人我、法我都无执着的开悟境地。

有一段禅宗公案,是关于宋代杨歧方会禅接引白云守端禅师的过程。守端禅师自幼喜读佛经,所写善文妙笔生花。但守端禅师一向腼腆拘谨,难得有大开大放的时候。守端禅师20岁正式出家,在茶陵郁禅师座下受具足戒,打坐修习禅法,最后因缘难契,又拜师到杨岐方会禅师门下参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端禅师住在方会禅师所在的江西杨岐山普明禅院里,每日心无旁骛地专心打坐参禅。整整1000日过去了,守端禅师还是没有找到入手处,无法明心开悟。

在这1000日中,方会禅师百般譬喻、千种引导,然而,守端禅师始终犹如“蚊叮铁牛”,不觉其痒痛。但是,佛法不可说,一说即是错,能说出来的、能解释的就不是“禅”,顶多是一种哲理。禅的境界就是言语断道,心行处灭,冷暖自知。禅机只能靠参禅者自己去领悟,所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方会禅师见守端禅师一如既往地在禅堂打坐,便走过去问他:你已经参修了1000日,可有所悟?

守端禅师遗憾地答道:没有。

方会禅师又说道:我记得你以前的师傅是茶陵郁和尚,那不是一位大德禅师吗?

守端禅师又答道:是一位大德禅师,可我实在太笨,无法领悟老师所授禅法。

方会禅师启示说:茶陵郁和尚是一位开悟大德,你还记得他的开悟诗偈吗?

守端禅师随即诵读前任师傅茶陵郁和尚的诗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端禅师念完茶陵郁和尚的诗偈,方会禅师什么也没说,只是一阵大笑而去,笑声中还带有点嘲讽的意味。

茶陵郁和尚的这首诗偈写在自己过桥时摔了一跤之后,这一跤把他摔得大彻大悟。诗偈意指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明珠”,佛性自足,“明珠”代表着对自己清醒认识,未开悟的人无法认识到这一点,“明珠”暂时被烦恼尘劳所遮掩,因此得过且过,丧失自我;突然某一天,这个人开悟了,找到了自身的这颗依旧圆润无暇的“明珠”(清净光明的佛性),豁然之间便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心中的大地山河一片光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方会禅师大笑而去之后,守端禅师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一直担忧着方会禅师的“大笑”,无法解破,以至于茶饭不思,心神不宁,无法打坐参禅。正巧山下举办庙会,有一家马戏班子在表演,围观者甚多。无情无绪的守端禅师一路走去,正好在马戏班子的表演场地外驻足。

场内一个小丑在表演,周围观众不时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方会禅师“碰巧”也在场,他站在守端禅师身边,问道:你看到小丑的表演了吗?

守端禅师觉得这个提问有些莫名其妙:看见了啊!就在眼前啊。

方会禅师接着说:你打坐1000日无法开悟,关键在于你与小丑的区别——小丑喜欢别人笑,你却担忧别人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端禅师先是一愣,接着豁然参透内心禅机,因而大悟。

小丑喜欢别人笑,是有人无我,不觉自己丑陋,只要大家高兴就好;自己担忧别人笑,是有我无人,只怕自己受人轻视,不管别人笑得有理。“我执”过深,“我相”过重,徒增烦恼。

内心禅机一当参透,便如一阵春风拂过心田。守端当即领悟了“自性自见”的佛法原理。原来自己心中我执未除,时常处在人与我的对立之中,被种种俗情妄念所束缚,一言一行,处处受到拘束,不得洒脱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虚空破碎,当下“无我”,如拔云见月一般,无始以来,那根深蒂固的我执、我见刹那荡除尽净。于是,守端禅师反思在茶陵郁和尚那里参禅的情景,顿觉茶陵郁和尚心中妙机无限,也说了一首偈子,来赞叹自己的剃度恩师茶陵郁: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啰哩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