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区块链,我们就会想起比特币,毕竟“平生不知比特币,谈论区块链也枉然”。目前比特币炙手可热,被称为“数字黄金”,一方面因为它安全的点对点支付被人们所肯定,而另一方面也因为浪费能源的挖矿方式和低效的转账时间被人所“诟病”,如约 10 分钟的“出块时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比特币是区块链最为成功的应用。所以说,作为入门用户的我们来说应当去理解比特币的基础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这个问题:比特币平均每 10 分钟进行一次结算,意思是 10 分钟才进行一次交易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说答案:比特币是真的每 10 分钟进行一次结算的,这个 10 分钟是一个平均值。但是否是真正的交易时间就客观情况来说,可能有时是 1 小时、甚至时间更长。

我们所提到“比特币每 10 分钟进行一次结算”时,指的是“挖矿”。

首先,什么是区块链?它的本质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因此比特币的底层核心技术也是一个依赖大众记账的数据账本。

在比特币的区块中,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些比特币的每一笔交易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每新添加一个区块的交易,那些维护去中心账本的人就必须解决一个由加密哈希函数创建特殊的数学问题。

因此,10 分钟这个概念实际上是网络找到一个有效交易链块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即专门用来解决 SHA256 哈希问题的计算机答对问题的时间,这个时间内谁第一个通过高的算力解答这个问题就能在交易中添加下一个区块,再生成新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就能获得内置系统“结算”的比特币。

如果你非要问“ 10 分钟”设置的深层次理由,答案或许是创始人中本聪对新区块在网络中传递所需的时间以及由于交易上链产生工作量之间的“中庸”之道。

另外,比特币在 2009 年被创建之后只要达到21万区块时,再添加新的区块,所获得奖励的数量会减少一半,就是所谓的产量减半。

所以奖励从开始的 50 比特币、减少为 25、12.5,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变为 6.25,并且还会持续下降……最后BTC会在 2140 年挖完。也就是说,比特币是不会存在通货膨胀,考虑到挖矿的递减的速度,甚至可能时缩减的

同理,如果涉及到真正的交易,比如钱包转账等,根据比特币算力“挖矿”的特点:交易记录在区块中,而每个区块的平均产生时间为 10 分钟,等待 6 个区块产生后,交易才能进行最终确认(考虑到安全属性)。于是,一般来讲比特币系统中交易需要 60 分钟进行确认,即转账成功。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BTC的结算和交易深究起来还是很有门道的,只不过如果是从业者来讲,只要了解了BTC的工作原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BTC要牺牲效率,而以安全和 PoW 共识为显著特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