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券日报》对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进行了专访,肖飒在采访进程中提到了对区块链、ICO等在法律范畴内的看法,哔哔NEWS选取了部分重要内容摘录如下:

区块链技术正规军出山

据了解,监管部门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区块链的相关技术原理和应用培训。 区块链将探讨币圈研讨会,而司法实践中,我们必须处理过多起涉币刑案、涉交易所刑案等的咨询。能够看到,区块链技术正规军“出山”,“剿匪”行动已先行。

结合我国2014年办理的广东省首例比特币诈骗案,币圈链圈内涉嫌刑事犯罪的主要犯罪包括:诈骗、集资诈骗、非法经营、入侵他人电脑信息系统等地方性中小型合规性较差的涉币交易所或成为“首选”打击对象。

国家扶持区块链产业,将建立健全规范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并非专门为促进和规范区块链行业的密码技术而产生,但是其适用于区块链行业,并为区块链产业合规提供新的思路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实际上表现了国家对相关产业和以密码为基础的区块链产业的支持态度。未来,区块链企业将处于更为健全、有序的营商环境中,其开发的商用密码将依法受到保护。

目前,区块链技术和密码学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已经展开。可以肯定的是,密码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区块链技术的整体进步和创新。在密码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体系及监管框架也将同步建立并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打击伪区块链诈骗

区块链骗局主要是通过利用热点概念,建立高大尚的投资手段进行诈骗。有些骗局中,行为人还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空投糖果、虚假宣传,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的蛊惑性。

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虚拟币的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此外,不法分子还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时,应注意不要将区块链技术和虚拟货币混同,虚拟货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投资者应增强防范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本号只做区块链资讯,本文不代表“洋洋说币” 公众号的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