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4点禅学思想,说破《坛经》宗旨,是参修人间佛教的法门 | 文 三只眼文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悟道,在人间弘法度化众生,可以说佛的一切离不开人间。佛,不是让人盲目膜拜的偶像,而是教人获得安心自在,免于生死忧悲的导师。佛学具有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普济性,换句话说,佛学就是具有人间性。

上个世纪初期,高僧大德太虚法师力主推行人间佛教,以众生为中心,建立契合时机的佛学,普度一切有情,并使佛学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群体,悲智双运,教化世间。后来,赵朴初居士等又进一步促使太虚的佛学思想得到发扬光大,把“爱国爱教”作为人间佛教的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就指出其实,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就完美地体现了人间佛教的精神,他开示说:要成佛,必须在人间磨练、修行,脱离人间,是无法成就佛道的。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主要通过《坛经》,总结成4点,成为《坛经》说法的法门和宗旨。

一、常自见己过,不见世间过

六祖慧能教导弟子:“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看待别人的对错。这并不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每一个修行人都有维护正法,批评指正不如法现象的责任,这句话是在告诉大家,对自己要常反省,在对待世间众生时,是否有一颗真实无伪的菩提心,是否是依据真经正法,而不是依据自己的分别好恶来看待一切。随缘而行,无造作而行,不因人因事产生无明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这是六祖慧能佛学的核心,通过“无相颂”而昭然于世。佛学能够在世界上代代相传,是无数出家修行人和在家居士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以一颗菩提心诠释“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修佛学,是为了追求觉悟的圆满,找到真如本性,追求最终的大解脱,做到到出世间与世间是一如不二,才能了悟烦恼与菩提不二,生死与涅盘不二。尘尘是道,法法是心,行亦禅,坐亦禅,种地砍柴皆是禅。一切修行不能离开人间,离开人间的修行永远不可能成就。

佛法在烦恼中,烦恼在尘世中,只有身处人间,才能觉悟到如梦如幻。烦恼即是菩提,从来没有离开烦恼而证得菩提的说法。六祖惠能正是从佛陀参修成佛的过程得到启示,提出了修学佛法不能脱离世间而求觉悟的禅修宗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内心谦下,常行普敬

《坛经·疑问品》中,六祖惠能提出参修者应做到“内心谦下,常行普敬”,把它作为做人的前提,以及实践人间佛教的基础。功德在内心,不在修福,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常行普敬)是德,真如是无诤、平等的,随顺真如自性才是真正的修行。

参修佛学的人,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人,讲话不能严苛,如果内心常怀傲慢轻人之意,便会“我执”不断,说话做事从来不考虑别人的立场,那就一点功德都没有。凡事着相,便落入虚妄,哪里谈得上清净自性。缘生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只有当你礼待他人时,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你的德行才能不断进步,这是求真功德的必然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心平行直,广修十善

《无相颂》中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心平,是指众生自性本来清净,本来就有戒、有定、有慧,只要违背戒律,参修就谈不上持戒或不持戒。行直,就是行为恰当,恰当的行为本身就是禅、就是道。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身口意三业清净,一切行动正直无邪,就是切实的参修法门。

从佛学的观点看,众生如能守“五戒十善”,便可确保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参修。当人有善心,就会有善行,心善、念善、行善能断一切恶道之苦。圆满地做好十善业,是得天人身的基础,也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所倡导的法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祖慧能《坛经》中的这4点禅学思想,无不体现了人间佛教的宗旨,学人必须如此修持,以正身心而严净戒行。六祖慧能的禅学思想历千年而不衰,《坛经》以其对佛教经义地灵活运用,体现出一代宗师的无上智慧,冲破传统佛教的框框条条,直入人心,为佛教走进人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