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最近热搜上再见她已经是被攻击的对象,当然,这也不是她第一天受质疑。“公知”“特权”“损害公平”……大家的靶子选择的看似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甚至上升到国家安全,也许是有些人忍受太久了,就像那句调侃的话“只有努力过后,才知道天赋有多重要”。

各种声音都出现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了,我也很讨厌流量相关下面那一系列职业、空洞、不知所云的恭维。但是毫无逻辑的质疑,就像在人家认真跟你掰扯时,却一味的骂娘,有效吗?肯定的,而且解气的很,但是除了单纯愤怒情绪的累积又有什么用呢?

  1.公平是什么

1.公平是什么

我记得之前看过蒋方舟的一篇文章里面,调侃其高三时光里贴着励志话语的饭盒,当时倍感亲切,因为那就是自己高中鸡血般生活的剪影,所以得知她被清华降分录取后,是真的开心,还有什么比努力过后成功的喜悦更感染人呢?毕业后发现还真有,那就是恨,这恨就像无名火,来自于我们对现实愈来愈难以把握的苦逼生活,来自于我们被所谓“调侃者”的煽动。

谁都有冷眼的时刻,蒋方舟的冷眼背后有她自己的判断,会告诉你为何冷眼,也会用文字记录,这是最有力的反抗的了,就像她说的那样。

这也是同样高中三年考进不入流学校的我对于这样一位享受“特权”的人毫无憎恨的原因。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对公平的认知又是什么样的呢?反正在部分反对者眼中,公平也许就是“我做不到你也不可以”的心态,这让人可怕。

从某一方面,蒋方舟代表了一个普通学生如何不仅仅通过应试教育(当然她的高考分数没有很低)走向现行教育标准下的最高学府,她打通了一条路,一条对于不适合应试教育又没有背景的学生可以实现梦想的路。包装?运作?她记录下的生活,是大家都经历过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拿起笔,也没有去思考,客观上我们没有那条路的入场券,再丧一点说,我们没那个天分,没那个运气。这才是值得伤心进而生气的地方吧。

她的录取损害了同批考生的利益了吗?现在看是没有的,如果这些言之凿凿的批评者有真凭实据的话,相信大众是乐于看到的。真正损害教育公平的人,就像大众期待那样——“闷声发大财”,我们对这些人视而不见,反而安慰自己“人家后台硬,有关系”,几句调侃过去连愤怒的勇气都没有。这样选择性的撒气才是最恶心的,最让人寒心的。

  2.发言权与发言

2.发言权与发言

闷声发大财,也许是这部分盲目批评者对蒋方舟的设想。“占了便宜还出来嘚瑟,好好呆着不就行了”,可是蒋方舟不是翟天临,更不是江一燕。

她是有发言权的,像每个人一样;她选择了发言,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蒋方舟的不沉默,是因为,这就是她的路。虽然这条路走向何方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走过的路我们看在眼里,当然也有看不到的时刻。她就是一个用文字展示记录的力量以及无限可能的人。

相信大家班上都有过因为成绩好且不合群的同学,他们被诋毁的有多难听我见识过,沉默是我从这些受害者身上学到的生存技能。日本的爱子公主因为校园言暴力不敢去学校,甚至导致厌食症,她自然不会被人打的,言语的暴力在一个密闭的集体里的力量是让人绝望的,也见到过因为言语暴力退学的前几名。蒋方舟,一个看起来内敛的姑娘,生存境地远不如谢尔顿,当然先不比较两人间的异同。

当相对智者不发声,选择独善其身,那么蠢蛋伪装成的明白人就会上蹿下跳,没有逻辑,只有情绪的渲染与传递。可是现实已经够烂了。

  3.她不是那个好欺负的别人家的孩子

3.她不是那个好欺负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打破了我们对于传统认知中“优等生”木讷好欺负的概念。说句不该说的,欺负她远远比网络暴力一个小明星要难得多,但是也爽很多,因为她没那么多水军也没那么多粉丝,只要人数够、时间长,就能把她拖下马。可悲的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抓她的裤腿了。在学校孤立一个“好学生”只要人够多+流言蜚语够狠,有的时候“老师”默许。

相信她的成名为她带来的压力与质疑从学校开始就没断过,这些能走过来并且依然在记录分享,是个勇士。

当一个相对优秀的人不再沉默的时候,他就是轻浮的。当一个美丽的人打扮被人撞见时,那么他就是放浪的。这不仅仅是女权,其实是生而为人的权利。

方舟还在远行,愿她保持冷眼,保持记录,给我这样平凡且平庸的人一线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