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午睡小事儿

马上,卉子就要17个月了。

下午我在客厅画画,突然听到房间里传来卉子的叫声,本以为是平常午觉睡醒后的正常叫声,但事情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一进屋,我顿时惊恐万分:

满床满地的餐巾纸,有撕碎的,有完好的,整个房间一片白茫茫; 床头充电插头上的数据线被悉数拔下,全部阵亡落地;床头柜上的绘本静悄悄地躺在地上;而卉子,四分之一的屁股在床头柜上,四分之二的屁股在床上,还有四分之一的屁股悬空着,双手抓着被子和床单,发出阵阵惨叫...

一听到开门声,卉子立马把求救眼神望向了门口,开门看到此情此景的我,第一反应立马将卉子抱到了床中央,然后对着卉子的屁股就是一顿“毒打”。

真的是气到抖,抖到笑,笑到肚子疼。

这世上可能也只有宝宝,能把一切的捣乱搞成一本正经的“探索”了吧。

二 成长惊喜

一岁以后的宝宝真是进步神速,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体能动作上。

前段时间,卉子拿着手机,突然对我说:“没电,妈妈”,当时我有点诧异,这段时间,虽然卉子是会说三个字、四个字的话了,但是像这样明确的,针对性的表达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于是,我就尝试回了她一句:“那充点电吧”。

然后,卉子就拿着我的手机直奔房间床头柜,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数据线试图充电了。作为老母亲,真的是当场“老泪纵横”,感觉到这又是一个标志性的跨越了。从简单命令式的执行(我说她做)到有目的的表达(她要我做),再到现在上下文关联式的表达与行动,确认已经向“小大人”发展无误了。

三 发烧插曲

上周五晚上6点,卉子突然就发烧了,烧得让我粹不及防,因为一整天玩得都很开心,晚上外婆烧饭的时候,卉子突然就不开心大哭了,我感觉到了异样,一测温度,39度,果然发烧了。
想到了卉子之前的无烧惊厥,吓得我当场慌了神。犹记得上次出院时医生的叮嘱:因为已经抽搐过两次了,以后卉子发烧抽搐的概率会加大,所以发烧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果持续烧到38.5度以上,就可以考虑先喂美林了。
好在,美林已经提前准备着了,于是我当机立断打算喂美林。
然而对于宝宝,事情的进展往往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般顺利。卉子美林根本喂不下去!
我抱着侥幸的心里,想着发烧其实也是自身免疫系统与病毒对抗的过程。于是就多喂水,随时观察情况。

晚上9:00,睡前奶中的美林终于吃了一部分,我稍稍安心。但是次日凌晨1:30,还是烧到了39.8度,我心理防线完全崩塌,只能直接奔向儿保,出发前,理智告诉我,再喂一次美林,所幸混合着奶成功瞒天过海。

到了医院,立马挂了急诊,但是看到病的时候已经早上5点了,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建议等医院开诊,再排查病毒。早上7点半,我们又挂了内科,排除流感和其他主要病毒之后,确认是普通感冒,我们才舒了一口气,回家。
这中间,我依旧不敢松懈,因为卉子主要的表现是发烧,虽然检查出来喉咙也发炎了,但是我明显感觉出来还不算严重,因为吃东西和说话还算正常。我开始担心烧不退,会不会是幼儿急疹,更严重的会不会有川崎病的可能?
确实,有时候了解到的信息多了,有帮助,但也会增加烦恼。接下来的几天,我密切关注着卉子的体温、舌头、身体的情况,并刻意增加了她的饮水量。

发烧的第四天,终于退烧了,一个精神抖擞的小卉子回来了。我舒了一口气,但是我也成功中招,感冒了,囧。

四 写在最后

这段日子,经过前几次以及近期卉子生病的情况,完善了家里的药箱,大致如下:

磕碰伤口:碘酒、纱布、棉签、创可贴
湿疹护理:保湿为主,药物可备炉甘石、尤卓尔
拉肚子:思密达蒙脱石散、米雅益生菌、口服补盐液三 便秘:乳果糖、小培菲康益生菌
发烧:美林、布洛芬栓(喂不下药不得已的情况可用) 红屁股:保持屁屁干净干燥为主,然后护臀膏用起来

成长的道路,确实不易。
为人父母的道路,也难啊(掩面状)

可以看到往期相关的育儿小知识。

“育儿小知识”

可获取相关育儿宝典

点击菜单栏“好物分享”

加入宝宝好物圈

公众号回复“孕妇”

欢迎加入孕妇好物圈

公众号回复“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