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年度杭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由市建委牵头的“推进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安置房开工600万平方米、竣工260万平方米,回迁7000户,学校、公园、农贸市场等配套设施开工50个”项目,截至11月底,已在全市开工建设1549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417万平方米,回迁安置11513户,配套设施开工112个,均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推动高品质建设和“阳光安置”

配套项目与安置房同步交付

眼下,高标准、高品质建设,已经成为安置房建设的“杭州特色”。

围绕“新建项目建设品质达到中等偏上商品房水平”总体要求,今年以来,市建委、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引入知名品牌房企参与代建,让安置房建得又快又好。滨江区农转居拆迁安置房长虹苑扩点(二期)项目就是绿城房产代建的安置房小区。在项目效果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区拥有绿城特色的南北中轴对称超大庭院,十分气派。不仅如此,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将来,小区还会设置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区、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以满足安置居民社交活动需求。小区还采用海绵城市雨水回收系统,这在一般商品房建设中也很少用到。”

此外,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杭州还全面推行了“阳光安置”制度——成立回迁安置民间监督小组,参与回迁安置全过程,真正做到了回迁安置全流程的公开公正。

“我们实行了商品房才有的‘样板先行’制度,设计出的样板间要先得到群众的认可。”滨江区建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建成群众满意的安置房,长虹苑扩点(二期)项目的每个环节都有村民代表进行监督、提议和回访。为确保老百姓回迁后能有一个环境优美、公共配套完善的居住环境,市建委、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还坚持配套项目与安置房同步开工、同步建设、同步交付。

紫薇公寓、新德佳苑、上环桥安置房、祥符镇高层农转居公寓、潮上云临南苑、杨公社区安置房……如今,建设品质上乘、配套设施齐全、真正让百姓满意的安置房在杭州不断涌现。

多管齐下开辟“绿色通道”

为安置房审批建设加速度

既要建得好,还要建得快。

今年以来,杭州定期召开安置房建设推进例会,协调梳理破难题,对安置房项目优先保障。不仅如此,安置房项目开工前期审批还有了“绿色通道”。比如“模拟审批政策”,使安置房项目落地实现“零等待”。这意味着立项、设计、环评、能评、招投标等环节与相关土地审批同步进行。待其项目土地等手续办理完毕,就能将模拟审批文件转化成正式审批文件,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让安置房项目建设大大提速。

在建设中,杭州更运用多种创新机制,为居民早日回迁争分夺秒。

五堡安置房项目实行“交钥匙工程”,采用EPC招标模式,由一个总承包单位完成设计深化、报批报建、建设施工、材料采购等环节,减少了中间环节的协调工作,提升了建造速度。

“花园岗和苑小区是2017年下半年开工的,2019年年初建成,8月25日就开始了回迁安置工作。”拱墅区城中村改造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竣工后各项审批采取了多线并行的方法,又抢了两个月的时间,让居民提早回迁,享受到了城中村改造带来的红利。”

根据计划,2020年,杭州将基本完成5年以上在外过渡户回迁安置;2023年,基本完成在外过渡户回迁安置;2024年,杭州市主城区全面完成回迁安置。

“回迁安置是城中村改造提升的关键一环,事关城市发展、民生福祉。”市建委、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快推进回迁安置,加快城中村改造拆迁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圆拆迁群众安居梦,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文章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