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伦敦南岸中心Bicycle圣诞树

这个动力装置被设计成了一个水晶球,7.5米高的圣诞树被装在玻璃容器内部,参与者使用自行车的能量照亮圣诞灯,并带动风吹过树枝上的雪,创造了一个飘着雪的水晶球。此外,除了脚踏板为装置提供动力,来自自行车手柄的力量用于通过集成到结构中的扬声器来为播放圣诞诗歌提供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伦敦雪花跷跷板

2013年1月,依云举办了一场“31种年轻生活方式”的活动,旨在通过帮助英国公众重新发现他们被遗忘的青春,让他们微笑。

为了帮助伦敦人在圣诞假期后重新振作起来,依云在金丝雀码头安装成人大小的活秋千,并在芬斯伯里大道广场安装一个巨大的跷跷板。这两个设施都将采用动力触发的雪地机器,这将奖励阿尔卑斯山雪阵雨的嬉戏行为——参与者越年轻,玩得越多,降雪量就越大。这个游乐设施吸引了5.1万名Facebook用户,Twitter用户数达到29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NO.3滑雪虚拟装置

德国Skytechsport研发制造除了一个专业级滑雪虚拟装置及其相关配套软件,这件产品荣获了ISPO设计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拟坡道的显示屏幕可以选择标准尺寸和格式,或者也可以选择超宽全景屏幕。图像还可以显示3D立体视觉效果,同时也是同步体验模拟机训练员的一举一动。

在设备旁边的是模拟机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和传感器被置于脚下的模拟机内部,每个模拟机都装备了高山滑雪或是单板滑雪模拟装置,切换仅需2~3分钟。

产品还配备了光学安全监测系统,可以自动检测潜在的故障和危险,并关闭电力驱动设备,两侧设有护网,站在中间就犹如置身山林之中。

模拟控制系统的界面上功能丰富,如:雪地类型选择、坡道上的雪包和雪层、速度的控制、3D模式切换、训练课数据统计、消耗卡路里的数量、设定人物和完成测试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交互式天气模拟器

丹麦一家旅游公司SPIES突发奇想:想让身在泰国海滩的游客实时感受丹麦的雨雪天气,于是一款模拟异地天气情况的交互装置产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置可以模拟:春(风)夏(雾)秋(雨)冬(雪)多种天气场景,更有天气预选功能,前一秒:赤日炎炎,下一秒:冰天雪地十分刺激。装置一经推出就迅速火了,3周关注人数达1,500,000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 大型装置【雪 (Snow) 】

《Snow》最初发表在1997年,本是吉冈德仁为三宅一生品牌店橱窗创作的的装置艺术。2010年在森町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对原作进行了升级,作品意在唤醒潜伏在人们记忆中的飞雪。

一个15米宽的玻璃盒子里,百多公斤的轻羽毛被风吹起,向沉寂的世界发出信息。让人想起记忆中的雪景,表达出超乎想象的自然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 Extra Cold Zone

2015年,为了庆祝喜力 “特冷啤酒”的发布,Superbien公司在夏季热点地区 “Grand Rivage” 安装了一个特冷啤酒的冰冻盒子。参与者被邀请进入场景,坐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房间里有沙发供参与者休息,其余家居都是投影产生的。墙面地面都被覆盖了投影,初始画面是喜力品牌风格的绿色装潢,清新的感觉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地面被冰雪侵蚀。到后来,房间被冰全部冻住,然后碎裂。碎裂后的沙发仿佛在冰水中飘摇,摇进了雨林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 Thinning Ice

2014年,施华洛世奇与芝加哥建筑师Jeanne Gang和自然摄影师James Balog合力打造一个沉浸式体验装置《薄冰》,通过模仿融化的冰雪,再现全球冰川正在迅速消失的严峻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装置中,一张形如冰川的光滑桌子摆在整个空间的中央,表面有一个个孔洞凹陷,代表冰雪融化形成的冰蚀穴,伴随表示冰层不断变薄的透明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置四周墙面上则被25个LCD屏幕连接在一起,以大规模呈现各种冰川图像。这一切都将使参观者沉浸于茫茫冰雪中,并激发他们对冰川消失情形的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Milka AR Installation

游客站在指定的范围内摆动双臂、跳跃或左右挪动身体,都会被计算成程序,反馈给AR系统,圣诞老人和可爱的雪人就会出现在屏幕上,等待着和游客一起堆雪人、滑雪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俊,现任北京创行合一规划设计院执行院长

旅游项目要规划,要方案,怎么办?

公众号:创行合一休闲农业创意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