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
颍州西湖景区位于安徽省北部阜阳市。阜阳,古称颍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是颍州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不仅升州为府(顺昌府),而且晏殊、欧阳修、苏轼、吕公等注明人物相继知颍,欧阳修则终老于此。元明清分合改隶,开府置县。直至现代阜阳市辖颍州、颍泉、颍东三区,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和界首一市。
01 设计理念
建筑遗存: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平顺天台庵大殿、芮城广仁王庙
考古遗址:通过历史博物馆、遗址中保留建筑构件(瓦当、地砖、柱础、鸱尾、管道、殿基等)的考察,了解唐代建筑细部的形式内容。
绘画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秦——明清),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典籍文献:《营造法式》《营缮令》
根据研究总结本次设计兰园、怡园建筑应具有如下特征 :
①性质定性:非王室住宅类的园林式院落。
②组合方式:采用廊围合而成的院落式布局。
③屋面等级:核心建筑可采用重檐歇山,歇山,余屋可用悬山、攒尖屋顶。
④单体规模:核心建筑开间不超5间,进深不超16米;偏房开间不超5间,进深不超9米;大门开间三间,进深5架的悬山屋顶大门。
⑤斗拱:可采用重栱,不施人字栱 。
⑥歇山和悬山可用悬鱼、惹草等外装饰。
02 设计方案
兰 园
历史记载:西湖东南隅有一建筑群,三面临水,舍宇高低相间。院内怪石嶙峋,除有古松数株外,遍植兰蕙,故名兰园。居中的高大房屋为兰堂,兰堂四周有廊、开西窗、北窗,可以观览西湖。总门在东,飞檐如翼。门两侧为红墙,端庄大方。此园为李炎做颍王时所建 。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 以及相关时代建筑特点形制的分析,在总体景观环境中布局院落,兰园,相对形态更为严整,体现出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礼制思想观念。功能层面侧重于会见宾客、展示文化的特征。
兰园鸟瞰图
兰园效果图
兰园效果图
怡 园
历史记载:怡园位于西湖之东南,三面环水,与兰园毗邻,是唐武宗做颍王时所建,有堂五楹,白墙青瓦,雕梁画栋,曲廊相连。曲廊之下有二池,池边为犬牙交错之怪石,池中有鱼,池畔种竹。竹间有径,皆卵石铺成。树间有亭,称清颍亭,游人至此,乐而忘返。
怡园与兰园风貌协调的同时又各具特色,怡园,与水系结合更为紧密,体现自然灵动的传统自然观,形态变化多样,空间开合丰富。功能层面更侧重于游憩、观景等作用。
怡园鸟瞰图
怡园建筑立面图
飞盖桥
飞盖桥,耸架在湖东南的直溪上。曲桥朱栏,倒映湖底,上通车马行人,下通画舫游艇。宋元裕六年(1091)所建,欧公诗(居士集卷十一)曰:“鸣驺入远树,飞盖渡长桥。水阔鹭双起,波明鱼自跳。” 欧阳修有云: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危。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州白鹭飞。通过对宋代桥梁遗存及宋画中的桥梁分析,可以看出风景园林中的桥梁总体呈现轻盈自然的基本特征。具体体现在常采用木柱形式桥墩,取材自然,融合山水,同时搭建技术采用较为简洁的方式,中间高向两岸平缓倾斜,立面形成八字形。
从技术角度分析,桥上通车马行人,满足电瓶车的通行需求,桥下通画舫游艇。故而飞盖桥总体设计宽度为4米、长度80米、桥中距水面高度4米,坡度约为15度。层叠屋檐的高低变化体现出“飞盖相追”“飞盖渡长桥”的诗词意向。
千里江山图(王希孟)
飞盖桥 透视图
撷芳亭
根据苏颂的《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与梅尧臣 《九日撷芳园会呈晏相公 》这两首古诗描述,古颍州西湖有百亩园名“撷芳园” ,园中桃李繁华,百卉争妍,令游人流连忘返。
苏颂《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春来何处最花繁,湖水西头百亩园,无限游人折红蕊,可怜桃李自无言。宋代诗人张必达 《缬芳亭》:“缬芳亭上启南窗,照眼芙蓉似锦江;漫赋罗裙裁五色,颍河不唱采莲腔”。
撷芳亭 透视图
湖 亭
根据《颍州西湖考略》中记载:湖亭,建于唐代,位于湖心州北端,地势高亢,“作亭于此,矫首纵目,湖中景物尽收眼底“。
湖亭 透视图
铁佛寺塔 鸟瞰图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作品
主创:杜 韵 王 涛 闫鹏超 许佳轶
建筑:杜 韵 闫鹏超 许佳轶
结构:贾俊明 李建兵
水:马敏娜 岳泽滢
电:张 飚 王 晨
暖:李 垚
总图:刘 伟
景观:李明涛 宋 哲 樊 可
经济:刘万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