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1126年),曾经强盛繁华的北宋,来到了一个极度危险的转折点。北方的金国人倾巢出动,大兵压境,宋朝无力抵挡,连吃败仗,面临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胆怯心虚的宋徽宗见势不妙,自己当起了缩头乌龟,把帝位硬塞到了儿子宋钦宗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钦宗临危受命,接过了父亲留下的烂摊子。他登基之初,倒是表现出一番英明之君的气象,他重拳出击,首先把矛头指向千夫所指、民愤极大的奸相蔡京。蔡京担任北宋宰相长达17年,他在位期间,拉帮结派,陷害忠良,揽权纳贿,中饱私囊,一生罪恶累累,把大宋锦绣江山折腾得乌烟瘴气,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钦宗为了凝聚人心,重振士气,下旨把蔡京撤职查办,流放到荒僻辽远的海南岛。蔡京当时已经年过八十,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和折磨,在走到湖南潭州时,身患重病,蜷缩在风霜交迫的小旅社中苟延残喘。

遥想当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般的煊赫生涯,再看看如今垂暮之年落魄江湖,蔡京悲从中来,写下一首绝命词《西江月》:“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表达了他心中无限凄凉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挥尘后录》记载,饥寒交迫的蔡京想到市镇上买点吃的,谁知当地人却鄙夷他的为人,坚决不肯卖给他,“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一代权奸蔡京就这样结束了罪恶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历史的真相往往扑朔迷离,复杂多变,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在很多时候都不适用。蔡京虽然被定位成一个罪大恶极之辈、大奸大恶之人,但在他的漫长一生中,也不是一件好事没干过。恰恰相反,精明奸猾的蔡京,为了收获口碑,也确实干过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他留下的一件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至今仍然在造福万千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京的老家在福建莆田。莆田境内有一条河木兰溪,横贯莆田中部南部,全长200多里,流域面积1700多平方公里,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径流量15.52亿立方米。但在宋朝之前,这样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却并不能给莆田人带来福祉,反而是一条水患严重的“害河”。

每年雨季,木兰溪上游都会生成恶浪滔天的洪水,席卷而下,大海涨潮时,海水又会倒灌,溯溪而上三十余公里,因而溪水淡咸不分,平时无法灌溉农田,反而使得河岸两边良田退化成无法耕种的盐碱地,使得莆田人深受其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京知道此事后,决心在木兰溪上兴建一座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从熙宁十年(1077年)至元丰七年(1084年),七年时间里,蔡京反复多次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在木兰溪“堰溪筑陂”,兴建水利工程。蔡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反复奔走呼吁,终于获得朝廷批准,蔡京又多方动员人力,筹集资金,终于在木兰溪上修成与都江堰齐名的水利工程木兰陂。世人称之“木兰一陂,大半皆蔡京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兰陂建成之后,不仅彻底消除木兰溪洪灾水患,解决了海水倒灌之祸,而且灌溉两岸良田30多万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万千百姓从中受惠得福。蔡京主持修建的木兰陂,如今既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又在2014年被世界灌溉排水协会认定为“世界灌溉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宋史》《挥尘后录》《木兰陂北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