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微博,我一个80后,被这条热搜整抑郁了……

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是,80年出生的朋友明年就40了,90后的第一代也已经在30岁的门槛上,大家都在老去。

其实早在25岁那年,我就明显感觉身体发生了变化——

25之前不知秋裤为何物,25之后花式秋裤穿起来 25之前追剧蹦迪,25之后11点已扛不住 25之前无辣不欢,25之后菊花枸杞茶泡起来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开始感叹人生如逆旅,时间像一把杀猪刀?但我更想提醒一句,有闲工夫伤春悲秋,不如操心下自己的养老钱。

毕竟,80后、90后都年纪不小了,老无所依也不是你们想要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攒养老钱这事,我从前没少叨叨,但从留言里,我发现很多人对养老金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一脸懵逼。

今天我就来补这堂基础课。

我们普通人养老金,由三大支柱构成:国家、单位和个人。

第一支柱:社保中的养老金

这个钱,全称叫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我们平时工资里扣除的社保里,就包含了这部分。根据最新规定,目前大多数地区是个人出自己工资基数的8%,单位出12-16%不等。

这个钱,被放进两个账户里。个人缴纳的那8%,都会划入你个人账户,而且还有利息可拿,最近几年利率都有7%、8%的样子,比很多人理财收益还好。

而企业缴纳的这部分,会全部划入统筹账户。这笔钱会用来给现在的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和其它相关费用,你可以理解为是全社会在众筹养老。

等你退休了,就能按月从个人账户里领取养老金了,里面钱发完了也不用担心,国家会继续从统筹账户里给你按月发钱,直到去世。

不过,未来你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其实现在还没有准数。

一方面,整个养老金盘子是有缺口的,要靠财政来补贴的。国家正在操作把一些国企的股份划转进这个盘子里来,作为补充。

但有一个问题在于,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后需要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但缴钱的人越来越少,这个大盘子会不会撑不住?不少人都在担心这个问题。

但也不必要太过恐慌,毕竟,这么大的国家在给我们兜底呢。最早,养老金都是存在银行里吃利息,这些年也大规模进入股市等权益类市场,目的就是为了增值。查了下官方数据,社保基金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8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方面,未来二三十年很漫长,养老金怎么发这件事,会不会大调整,也很难说。

如果按照现行制度,未来你拿多少钱,除了和你的缴费年限、工资相关,还挂钩的是你们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情况。

有人拿部分城市做过测算,大约只有退休前收入的30-50%的水平——这个比例可以做为我们的粗略参考。

总的来说,如果一切顺利,来自社保的养老金,能解决咱们的基本生存问题。但要想保持退休之前的生活水平,恐怕也是不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

以往大家找工作的时候,会问企业是不是缴纳“五险一金”。现在很多人求职时,衡量一个公司福利好不好,会问有没有“六险两金”。

这里,增加的一险和一金分别就是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了。

企业年金的原理和社保差不多,个人出小头,单位出大头——根据国家规定,企业方面不能超过工资的8%,企业和个人加起来不能超过工资的12%。

在这个上限之下,这个钱你和单位各出多少百分比,就完全看你们公司情况了。

每个参加企业年金的人,都有一个对应的个人账户,企业和员工缴的钱都会存入这个账户内。然后这笔钱会交给具有资质的基金管理机构投资运营,收益则取决于运营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账户中,你所缴纳的钱和收益都是属于你的。

而公司缴纳的部分,则要看公司的规定,可以选择从一开始就都归你所有,也可以选择随着你在公司的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归属给你,法律规定了,这个时间不能超过8年。

这样,在你退休的时候,除了可以领取社保养老金,还可以额外领取一份企业年金。至于企业年金能领多少钱,一方面取决于交了多少钱,另一方面也要看企业年金运营的好坏。

不过,企业年金不是什么公司都有的。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和大公司这方面福利会比较好。如果你身处其中,就先恭喜了,毕竟多一份保障,多一分安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和第二支柱都是自己不可控的,如果不想老了过苦日子,或者没有机会在高福利单位躺等退休,那么第三支柱就很关键了。

也就是,靠自己……别以为自己年富力强、未婚未育还没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早就说过(链接),攒养老金这事,越早启动越轻松。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说复杂也简单。

第一步,当然是存钱!攒钱的技巧、节约生活开销的羊毛资讯等等,我平时没少说,大家边看边学,今天就不多说了。

第二步,做好理财,让钱生钱。就算我们没能力考投资暴富,也要尽量争取跑赢通胀。

我们爸妈那一代,理财手段比较单一,可能就是存存定期。现在金融市场发达了,大家可选项多一些。考虑到养老金投资的原则是求稳为主,兼顾收益,目前适合的理财路子,目前主要就下面这些:

  • 货币基金(余额宝等),收益率2-3%——连通胀都抗不过。

  • 商业养老保险,2-4%——交钱一阵子、返钱后半辈子,坑多。

  • 养老目标基金——缺点是封闭期长、手续费高,收益上也有待观察(今年平均年化收益7.22%)。

  • 纯债基金,债券基金的一种,所有资金用于各类固定收益的债券,风险介于货基和股票型基金之间。

  • 指数基金定投,10%+——挨过阶段性亏损期,后面就是一路躺赚。

熟悉阔姐的小伙伴都知道,以上路径中,我最推崇的当然是定投指数基金。平时都在谈,今天不展开了。

可以算个账,如果你每月拿出1000元,投到一个年化5%的品种上,30年下来,积累下来83万的资产;但如果换个年化10%的品种(比如指数基金,今年沪深300涨幅为31%),30年就能存下226万元。

加上你的社保养老金,基本可以确保退休舒舒服服享受人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常见的养老投资手段是买房。过去20年,确实有很多人通过买房,不仅养老不愁,还给子女积攒出了“第一桶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近几年,全国房价都经历了好几轮上涨,买房的资金成本飙升不说,一旦房子涨不动了,纯靠收租,在许多城市,这个投资的回报率低得不如余额宝。

这种情况下,买房养老的可行性和性价比就值得斟酌了。房产投资资金占用大、流动性差,没有理想标的,别轻易下手。

我亲戚在18线城市买了四套房,想着养老无忧了。结果……租不掉不说,家里老人看病急需用钱的时候,打折都没人接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的人可能还觉得,养老离我们太遥远,或者认为有社保不愁。

实则不然,早起的鸟儿幼虫吃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吧。在投资里,时间和回报率、风险,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把复利的魔力发挥到最大,最终带给你丰厚的回报。

而社保,如我上面所说,只是国家帮咱们兜底的,远远不能解决安度晚年的需求。说到底,真正能给我们安全感的,是自己账上实打实的数字。

愿每一位年轻朋友,都晚年幸福~如果你对于养老还有什么问题,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