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的朋友们知道,三国当中,魏国雄踞北方,势力最强,蜀汉则偏安益州,最弱小。它不但疆域是三国中最小的,而且地处西南,大片地区为蛮荒森林,人烟稀少,劳动力紧缺,几乎是完全无法与魏国抗衡,更别说东边还有随时可能反水,蠢蠢欲动的孙家。

然而,这样积贫积弱的蜀汉,却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以全国之力与魏国相抗,落得个国破家亡、满盘皆输。

诚然,蜀汉的灭亡是必然的。在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里,任凭五虎上将强擎壮猛,任凭诸葛亮多智近妖,依然无法带领蜀汉克服中原。更何况历史上蜀魏的差距更加悬殊,要扭转三国的局势,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在这种情境下,诸葛亮却执意北伐,六次率兵北上与魏军交战,以诸葛亮之智,怎会不知道敌我差距,怎会不知道劳民伤财。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诸葛亮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诸葛亮本人笔下得到答案。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平定南蛮后,终于得以开展他从草庐隆中对起就心心念念的“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复汉大业。在出发之前,他为叮嘱年轻的后主,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

在这篇文章中,他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一句表明他清晰的了解当前形势,蜀汉本无与魏国抗衡的能力,而他执意北上,则是因为这一下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正是刘备的知遇之恩让他得以在乱世展露拳脚,施展才华,源于此,他才会对刘禅关怀备至,千叮咛万嘱咐。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主为报关羽之仇,讨伐东吴,兵败病重,白帝城托孤,把讨贼兴复的“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不但智慧过人,还品行高洁。君子一诺,可当千金。为了与先主的约定,诸葛亮也得是北伐中原,尽力一试。

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倾全国之力,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过于顺利,甚至超过诸葛亮本人的预期。

在西北战场,诸葛亮靠着调度明确,“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展现出了令魏国惊讶的军容军貌,不但南征北战所到毕克,而且“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诸葛亮后来成为“武庙十哲”中三国时代唯一入选者,并非浪得虚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北伐的顺利仅仅持续了不久,随着夏侯楙被换,司马懿领兵,街亭失守,诸葛亮的计划霎时崩溃,只好仓皇撤兵。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

随后诸葛亮组织第二次北伐,这次他又上书一道,史称《后出师表》:“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他说,汉室正统不能和篡逆恶贼共存,要成就伟业,不能只龟缩在益州一隅。讨伐魏国,可能亡国,而不讨伐,一样是亡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搏一线生机。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现在虽然人民煎熬,士兵疲累,但不能停下北伐的脚步。想凭借一州之地,和曹魏的整个北方打持久战,是万万不可的。

可见,诸葛亮清楚的知道北伐极可能徒劳无功,甚至加快蜀汉的灭亡,但他毅然决然,要尽全力拼出个柳暗花明,而绝不坐以待毙。为了与知遇他的明主之约定,为了兴复汉室,他背负着举朝的压力,呕心沥血,不单是贤臣、能臣,更是忠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