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武侠小说和电影中,都有提到少林木人阵。少林寺为天下武学之源,从古到今四面八方的英杰才俊,纷纷来到此地进行学习或者切磋。为了倡导“以武会友”之风,据说少林武僧们设计过一套独特的机关阵法:木人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阵法的主体由一群木人组成,木人身高体重都与真人相仿,四肢手足俱全,通过巧妙的机关设置进行操控。一旦有人进入木人阵,触发机关,前后左右的木人就会依次启动,伸手抬足,向阵中人发起进攻。除非闯阵者有极高的武学造诣和炉火纯青的功夫,否则十有八九会被木人阵击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木人阵是文学作品之中的产物,历史中是否存在过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真实历史中,东南亚小国越南,却真有过一个“木桩阵”,这个“木桩阵”的战斗力显然要比木人阵更为强大。两者区别在于,木人阵只适用于应对个别单体挑战,属于武术搏击范畴。而“木桩阵”则可以迎击千军万马,属于军事兵法范畴。越南人曾用它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元朝大军。

元朝建立之后,元世祖忽必烈秉承蒙元帝国一贯的对外扩张国策,屡次对周边国家进行大规模进攻,企图把整个亚洲全部囊括入元朝版图。而位于南亚的小国越南,也被元朝列为征服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在中国古书中称为“交趾”“安南”,秦汉到隋唐时期,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和辖地。自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多故,天下分崩,偏居一隅的越南乘机强势崛起,南宋后期,越南出现了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陈朝。

早在元朝征伐南宋期间,就曾进攻过越南,但遭到越南军民强烈反击,元朝正在全力攻击南宋,对越南的第一次进攻不了了之。此后元军又在1284年再度南下,仍然未能征服越南。元世祖忽必烈被越南的顽强抗拒激怒,于1287年到1288年发起第三次进攻越南之战,“木桩阵”就在此战中大显神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88年三月,元朝兵分两路,水陆并进,兵锋直指越南北部的白藤江。白藤江两岸地势险峻,群山起伏,“广二里零,群山耸峭,众水交流,波涛接天,真险要处也”,是越南北部的一条天然军事防御线,历代在此处发生过多次大战。

越南名将陈国峻负责指挥此次战斗。为了打赢白藤江之战,陈国峻煞费苦心。他现在谅山、绿口湾等地设下重兵,切断元军的后勤供应线,夺走大批军粮、器械及若干人员。白藤江前线的元军知道后,军心动摇。

陈国峻又组织渔民水手,在白藤江的河道中,密密麻麻栽植粗大的木桩,木桩一头深埋河底,一头削尖,然后把树枝茅草覆盖在木桩之上,布置成一个杀机四伏的“木桩阵”。河水涨潮时,正好可以把木桩全部淹没。然后陈国峻计算好河水涨落时间,在即将退潮之前,故意出动轻舟快艇进攻元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军不知是计,水师战船倾巢出动进行追击。越南军队却佯装败退,夺路而逃,一直把元军战船引入“木桩阵”。此时适逢河水退潮,木桩逐渐露出水面,元军战船躲闪不及,如同进入暗礁群,有的被木桩撞破船底,进水沉没,有的被木桩卡住动弹不得,有的自相撞击,挤作一团,一片混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水师趁机发起进攻,箭如雨下,烈焰烛天。元军在陆地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但却不习水战,加之战船损毁严重,最终大败亏输,死伤惨重,元军主帅吾马尔被俘,彻底被“木桩阵”击败。元朝虽然强大,但以己之短击敌之长,进行的又是穷兵黩武的侵略战争,最终失败也是意料中的事。

参考资料:《大越史记》《越南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