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中国ToB元年来临之后,中国的SaaS浪潮一浪接一浪,源源不断的企业并入这个赛道。很多SaaS从业者都希望能够复制欧美SaaS市场的成功,缔造出本土的Salesforce、Workday……

但实际情况是,如今中国大多数的SaaS企业都受困于增长难题,虽然我们一直认为ToB行业的客户黏性很高,但据《2019年中国SaaS产业研究报告》显示:

35.3%的企业用户弃用SaaS是因为效率和管理问题;

29.4%是由于SaaS厂商的持续服务能力得不到保证;

23.5%是SaaS厂商的定制化能力欠缺;

23.5%是因为实际导入的SaaS服务实用性不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以上数据可见,企业用户放弃SaaS的原因几乎都是SaaS没能满足客户需求。但是跟进用户需求,并不意味着SaaS厂商为了业绩增长而盲目地增添产品线,这虽然会让SaaS厂商可卖的产品更多,但也会陷入核心业务不聚焦,投入产出比不佳等问题。

SaaS厂商始终要知道,自己产品的核心是什么?客户提出的需求到底是个人需求,还是这个行业普遍存在但尚未解决的需求。

不得不说,中国的SaaS产品在开发中遇到的困难是与消费级应用完全不同的,从产品设计到运营再到销售,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完全不同,但复盘之后会发现遇到的这些坎坷可能并不是特例。

对于如何打造出成功的中国SaaS产品,目前虽没有放任四海而皆准的办法,但本文却可从更普适的角度来分析打造中国SaaS产品成功的几个步骤。

打造中国成功SaaS产品四个步骤

1.产业上下游互联互通

如果企业信息化只限于内部管理,SaaS产品不能把企业内部管理与业务端进行上下游连通的话,这样的SaaS产品除了IT价值之外完全没有业务价值。

好的SaaS产品一定是在先有客户和订单的前提下,再连接上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和政府公共部门,比如工商、税务、海关、社保、银行等等。

而且,必须要有资金在线上流动,如果只有订单记录、会计记录这些数据,在线上系统内无法推进到资金支付等功能的话,这样的SaaS就无法称之为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建造业务中台

以往企业信息化只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但现在SaaS都是面向于开展业务或营销层面的。

但中国的市场营销与销售环境变化是非常快的,今天流行社交电商,明天就变成了直播带货,后天……企业与其追着环境做很多碎片化的应用场景,还不如踏踏实实打造一个中台。

许多SaaS大厂商目前都在建设PaaS平台、轻代码开发平台,但事实上打造一个业务中台才是值得投入的。

所谓业务中台并不负责具体业务的实现,将业务与业务逻辑进行隔离,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清楚地描述自己有哪些服务、数据和功能以减少沟通成本,提升协作效率,让任何一条业务线都具备整个公司的核心能力,向各业务方提供能够快速,低成本创新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业务中台应包含一个开放平台,以及企业支付、电子发票、电子合同、自动记账、自动结账、自动报表、自动对账、自动报税等功能。事实上任何业务应用,都离不开这条主线。

3.开放平台

对于开放平台,需要有三个核心。

第一个是协同办公平台,这是应用基础把企业的审批工作引擎做好,将工作消息、工作流集成统一。还必须有一个应用商城的功能,便于客户在上面购买各种碎片化场景应用。此外,协同办公还需要一个Open ID功能,做到统一用户登录集成。

第二个是具备Open API开放平台,把平台的核心功能应用开放出统一的接口标准,数据标准和网络通信标准,以便于其他人能基于API做业务集成。在这个基础上,在配合小程序UI组件、应用中台、轻代码开发和集成平台。

第三个是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来实现数据集成。

4.搭载金融科技服务

这里提到的金融科技服务指的是企业在线支付、银企直联、实时信用评估、反欺诈、实时过程风控。

因为给企业提供商业服务离不开:客户、钱、订单。所以SaaS平台必须包含金融科技服务,应该说这一条属于中国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_

中国的SaaS产品想要成功,必须依照这四个步骤依次进行,而且得一步一步来,而不是把过去企业内部管理软件,用新技术重写一遍。

在SaaS的创业路上,无论是哪家公司都会遇到荆棘密布,那些正在遇到的困难和已经被解决了的困难,可能也是其他SaaS从业者将要遇见或者已经掉进的坑,无论怎样都希望能从本文中得到启发。

未来十年,一定是产业互联网逐渐走向成熟的十年,其节奏可能没有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发展那么迅猛,但一定呈波浪式推进的。SaaS是企业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打造出成功的SaaS产品,才能真正推进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